-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适用年级:四年级
适用专业:采矿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Design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必修
总学时:10周
总学分:10学分
编写人:李彦强 杨长德 杨文华 丛森
审定人:李彦强 张俊敏
一、毕业设计教学目的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进程中的最后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最终考核。其目的是:
1、使学生在采矿工程总体上深入认识矿井各个生产系统和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科技资料和生产技术经验的能力;
4、进一步训练撰写技术文件和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5、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态度的考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评阅和毕业答辩,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
二、毕业设计教学方式
毕业设计题目原则上是以学生毕业实习所在矿井的实际自然和地质条件为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拟订。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发给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开始时,经系主任批准后以设计任务书形式下达,做为毕业设计的正式依据。
专题部分的题目,可以是一般部分的某个具体问题,也可以是煤炭工业在发展中或煤炭生产中需要解决或探讨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协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
专题的要求另行说明。
毕业设计题目确定后,一般不得轻易改变。必需修改题目时,须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如系特殊情况,还须经教研室批准。
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应严肃认真、坚持独立思考、努力钻研、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要按照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控制工作进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
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是学生亲自劳动的成果,不得相互抄袭和代做。否则以舞弊论处,取消参加毕业答辩资格。
每个学生必须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设计图纸一份。
毕业设计大纲中规定的章节顺序,只是规定了说明书编写的顺序,并不表示设计顺序,由于设计中有许多章节是相互交错的,因此在进行设计时,有时后面的章节要先行设计,有时只能按选定的数值进行计算,待其他部分完成后,再修改原来选定的数值重新计算。在安排设计顺序时,应充分考虑这种特点,尽量减少这种返工修改的过程,同时,应当把这种性质的修改看成是设计过程的深入,是使设计更接近正确和合理的过程。
三、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毕业设计说明书一般部分内容
(一)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位置与交通:矿区或矿井所属省(市)县,位置之经、纬度,距大城市、铁路车站的距离。附近的铁路、公路、河流航运等情况。
井田地形、地势:属平原或盆地或丘陵地形,区域内的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分布,井田内的地面标高及标高差,河流之流量、流速以及历年最高洪水位。
气候、温度、雨量、雨季、旱季、风向和风速、结冰期、冻土深度和地震。
煤田开发历史,矿区内现有生产矿井、基建矿井及小窑分布,小窑开采范围。
矿井附近的厂矿企业和农业情况。
水源、电源、劳动力及建筑材料的来源。
2、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内的地层情况:按地层沉积顺序(由老至新)叙述地层的地质时代、厚度、岩性及其走向和倾斜的变化,煤层层位对比及主要标志层。
井田及其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各断层、褶曲的性质、产状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特征:煤系地层内所含煤层数目,可采煤层数目,煤层走向、倾向、倾角、煤层厚度、层间距离、煤层结构,煤层露头深度和风化带深度,薄煤带的分布和火成岩侵入情况,煤层的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和特征。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潜水的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及对开采的影响,各含水层的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预计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沼气、煤尘与自燃。
煤质、煤的牌号与用途。
3、井田勘探情况。
对勘探程度的评价:煤田类型、勘探密度是否合理,对补充勘探的要求、储量圈定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高级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水文、沼气、老窑及风化带分布范围等资料的精确程度、构造的控制程度等。
地质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本章附图附表:
1、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1∶500,000);
2、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
3、主要地质构造表;
4、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特征表;
5、煤的工业分析表。
(二)井田境界和储量
1、井田境界
说明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