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泵;4.1 泵的分类及用途;4.1.1 泵的定义;4.1.2 泵的分类;4.1.3 适用范围;4.2 离心泵的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4.2.1 离心泵的典型结构;4.2.2 离心泵的分类;4.2.3 离心泵的命名方式;4.3 工作原理及基本方程式;4.3.1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4.3.2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4.3.3 基本方程式;4.4 离心泵的吸入特性一汽蚀;4.4.1 气蚀发生的机理及危害;(1) 气蚀发生的机理;(2) 气蚀发生的危害;4.4.2 气蚀余量及气蚀判别式;4.4.3 提高离心机抗气蚀性能的措施;叶轮结构改进图;前置诱导轮;吸入装置;倒罐装置;4.5 离心泵的性能及调节;4.5.1 离心泵的运行特性;(1) 泵的特性曲线;(2) 泵在不稳定工况下工作;4.5.2 离心泵运行工况的调节;(1) 改变工况点的三种途径;(2) 改变泵特性曲线的调节;(3) 改变装置特性曲线的调节; 4.5.3 离心泵的启动及运行;4.6 相似理论的应用;4.6.1 泵的相似条件;4.6.2 相似定律和比例定律; 4.6.3 比转数;转速固定的泵,仅有一条扬程流量曲线。为了扩大其工作范围,可采用切割叶轮外径的方法,使工作范围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切割叶轮前后的性能参数变化关系,可近似的由切割定律来表达。
式中右上角打撇的参数为切割后的参数,D2为叶轮外径。
使用切割定律的切割量不能太大,经验证明,允许的最大相对切割量与比转数有关。;4.6.5 泵的高效工作范围;4.6.6 泵的系列型谱;4.7 泵的主要零部件;4.7.1 叶 轮;(1) 对叶轮的要求;(2) 叶轮的主要结构参数;;(2) 多级泵轴向力的平衡
采用双吸式叶轮不但可以平衡轴向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泵的吸入能力,多用于大流量的泵。
开平衡孔的办法可使叶轮两侧的压力基本上得到平衡,但由于液流通过平衡孔有一定的阻力,所以仍有少部分的轴向力不能完全平衡,并且会使泵的效率降低,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多用于小泵上。
采用平衡叶片的方法是在叶轮后盖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径向叶片。当叶轮旋转时,它可以推动液体旋转,使叶轮背面靠叶轮中心部分的液体压力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叶片的尺寸及叶片与泵壳的间隙大小有关。其优点是:减小轴向力,减少轴封的负荷;防止悬浮的固体颗粒进入轴封。但对于易于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爆炸的液体,不宜采用此法。
接平衡管的方法是将叶轮背面和入口用压力平衡管连通来平衡轴向力。这种方法比开平衡孔方法优越,因它不干扰泵入口液流的流线,效率相对较高。
多级泵平衡轴向力主要有用叶轮对称布置或采用专门的平衡轴向力装置。如平衡鼓(或称为卸荷盘)和自动平衡盘。;4.7.3 密封装置;(1)填料密封;(2)机械密封; 对动静环的主要性能要求:
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导热性好,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有较大的弹性模数和较好的抗冲击性。
动静环常用的材料:
硬质合金,铸铁,石墨及陶瓷等。;4.8 泵的选用;4.8.1 泵的选用原则及分类;(1) 选用原则;(2) 各种泵的使用范围;(3) 选用分类;4.8.2 选用方法及步骤;a.利用“泵型谱”选择 b.利用“泵性能表”选择
将所需要的流量qv和扬程H画到该型式的系列型谱图上,看其交点M落在哪个切割工作区四边形中,即可读出该四边形内所标注的离心泵型号。如果交点M不是恰好落在四边形的上边线上,则选用该泵后,可应用切割叶轮直径或降低工作转速的方法改变泵的性能曲线,使其通过M点。这就应从泵样本或系列性能表中查出该泵的泵性能曲线,以便换算。如果交点M并不落在任一个工作区的四边形中,??说明没有一台泵能满足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适当改变泵的台数或改变泵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如用排出阀调节)等来满足要求。;a.利用“泵型谱”选择 b.利用“泵性能表”选择
根据初步确定的泵的类型,在这种类型的泵性能表中查找与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相一致或接近的一种或几种型号泵。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都能满足基本要求,再对其进行比较,权衡利弊,最后选定一种。如果在这种型式泵系列中找不到合适的型号,则可换一种系列或暂选一种比较接近要求的型号,通过改变叶轮直径或改变转速等措施,使其满足适用要求。;收集原始数据:针对选型要求,搜集过程生产中所输送介质、流量和所需的扬程参数以及泵前泵后设备的有关参数的原始依据。
泵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根据原始数据和实际需要,留出合理的裕量,合理确定运行参数,作为选择泵的计算依据。
选型:按照工作要求和运行参数,采用合理的选择方法,选出均能满足适用要求的几种型式,然后进行全面的比较,最后确定一种型式。
核算:型式选定后,进行有关校核计算,验证所选的泵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如所要求的工况点是否落在高效工作区,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docx VIP
- 储能电站与消防安全课件.pptx VIP
-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docx VIP
- 修剪指甲教学课件.pptx VIP
- NB∕T 20006.4-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4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嘴用锰-镍-钼钢锻件.pdf
- 《智慧仓储管理》课程标准.doc VIP
- 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PPT课件解读(2).docx VIP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行业研究报告】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4月.pdf VIP
- 品种混杂退化原因PPT.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