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及其邻近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
(椐2代图);我国以浅源地震为主,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40km,大陆的东部地区,震源深度一般都在10—20km,西部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略深一些;在台湾一带、青藏高原两侧和新疆地区有中源地震分布;深源地震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省东部地区,下图为中国主要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剖面。
; 中国大陆的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均一性。中国大陆以东经107度为界,它的以西地区由于直接受印度板块的强烈碰撞,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均大于东部地区。给出本世纪以来我国7级以上地震的分区统计结果。中国大陆近90%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西部,且其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大陆的地震的95%以上
;中国及邻区破坏性地震分布;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分区统计(1900-2002年) ;地震活动空间不均一性还表现在地震的成带分布。下图显示了地震呈带分布,它与我国地震构造背景是一致的 ,表现了我国地震活动稳定的分布。
; 中国大陆地震呈带分布图; 中国历史地震次数统计; 由于有较长期稳定的构造条件和应力场的作用,形成了我国地震空间分布的较为稳定格架。但在该基本格架上,地震活动随着时间在变化。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非均一性和时间分布的非平稳性。即使在同一地震区、带内也存在时、空不均一性和非平稳性。因此才有必要研究地震空间分布较为稳定的格架和地震活动的非均一性,为 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地震趋势分析、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地震衰减关系的确定等提供依据。
;;;(1)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剪切破裂网络
;
由NW和NE两组6级以上地震条带组成,
该区7、8级地震都发生在网络结点上,在网络之外无7、8级地震发生,
6级地震发生在结点上的比例较少,但在结点上无6级地震的重复发生现象。
该网络与华北地区NEE向压应力作用是一致的。
;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也存在两组共轭、近于等间距的地震网络分布,由于该区主压应力方向与海岸线近于垂直,沿着东南沿海呈弧形变化,该区 在弧形分布的剪切力作用下,形成了弧形破裂网络。图3.91和图3.92两图分别为和地震主压应力方向图。该网络是由5、6级地震组成,6、7级地震发生在其结点上。
;图3.92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主压应力轴
?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网络?
?
;;图3.93青藏高原地震网络
?
;由于青藏高原东区网络位于青藏构造应力场比较复杂的地区,该区在近南北向总压应力场作用下,区内主压应力轴优势方向由近南北向向北东——南西向偏转,在高原中部,如鲜水河和理塘一带,主压应力轴顺时针旋转,优势方向为近东西向,所以在复杂应力场作用下,它的剪切破裂网络也比较复杂。
;帕米尔—天山地震网络
?
; 黄伟师(1987年)研究了华东的地震活动,认为该地区也存在中强地震组成的网络,由4、5级地震组成网络条带,6级地震发生在结点上。;由现代发生的小地震也有条带、网络分布现象,它们和现代发生的大地震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辽东半岛的4级以上地震的发生与半岛的现代构造活动一致,呈NWW向分布,另有NNE向的4级地震条带与之交汇,1861年6.1级地震发生在网络的结点上 ;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小地震形成了由NW和NE向条带组成NE向的8字型小网络,邢台、海城、河间、大同及张北等地震都发生在该网络结点上 ;;华北地震区(北纬30—40度,东经106—125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50—100年),一定距离(50—100KM)内,大级别地震(8级、7级)发生之后,再次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主要在华北地震区存在称之为大地震减震的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的7级和8级地震后,再次发生6—7级地震时间和距离关系的累积概率分布表示于下图。
大地震的减震现象可作为地震潜在震源区发震危险性的判据之一。;(3)大地震空区
一次大地震之前,可能在大地震的周围存在着由较小震级围成的空区.
;
;;川滇藏地区共记载大于7级地震32次,1940年后17次其中有9次有空区约占54℅。
陕甘宁青`新1940年9次中仅有两次占22℅。我国空区占有普遍性华北、西南较多,华北的空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
;圈定地震围空的条件为:
(1)大地震的围空震应为本活动期发生的地震,例如华北地震区的围空震选自1815年以来的地震;
(2)围空地震震级一般大于43/4;
(3)围空区应有发生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4)围空区所在地区应为本活动期主要的地震带或地震活动条带。
;;M =1.96logA+3.362 (3.7)
M =3.667logL-2.249 (3.8)
M=1.96logA+3.70logL-6.6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