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抗体酶与酶的修饰及活性调节.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 体 酶; 知 识 要 点;什么是抗体酶?;基 本 概 念;免疫系统和免疫球蛋白功能;什么是“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的肽链,称轻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称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 ;人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免疫球蛋白IgG的一级结构 ;IgG结构; ;;IgG与抗原形成 的交联晶格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抗体和酶的特点比较; 抗体酶研究背景 ●1948年Linus Pauling提出了酶的过渡态催化理论,认为酶和底物结合不是在基态上,因为酶与基态底物的结合十分困难,需要克服很大的能障。过渡态结构十分容易与酶结合,因为酶结构经过底物诱导等,亲和力最强。十分容易越过能障,加速催化速度。  所以酶具有催化速度快和高选择性(专一性);① 在没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能障(即活化能)是S和S?之间的能量差。在有酶催化时,能障是ES和ES?间的能量差。这种能量差越小,过渡态就越容易达到,过渡态的浓度越高,反应速度就越快。 ② ES?具有的自由能显然比S?的低。; ES与过渡态(ES?)是不同的概念。酶促反应速度由ES和ES?之间的能量差决定!这个差值越小,酶促反应速度就越快。; ES复合物是不稳定的,它容易解离成 E+S。在ES复合物中,底物与酶的结合并不是处于最适状态,即不是处于完全互补的状态。换句话说,酶活性部位的基团以及能与底物发生弱的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并未全部参与到同底物的结合中去。只有当ES进行转变,进入到转换态ES?,才能使底物处于一种最适的结合状态。 这就是说,底物与过渡态的酶是互补的!; 应当注意!转换态本身是不稳定的,但由于转换态与酶的互补结合是由众多的相互作用所释放出的能量(即所谓结合能)使转换态变得稳定。;●在70~80年代,W.P.Jencks预言,抗某个反应过 渡态的抗体具有催化该反应的能力。 ●1975年前后,抗体酶处于探索的开始阶段,一般 采用诱导法、引入法进行尝试,一般效率很低, 有的还测定不出活性。主要原因是具有催化活性 的抗体太少,在大量的抗体中只有少数几个有活   性,甚至都没有活性。 ●1975年时,G.Kohler C.Milstein 发明了单克 隆抗体技术后,就有了后来的抗体酶。; ;结果表明底物类似物的结构与抗体酶有关。 另一实验:合成一个含吡啶甲酸的磷酸酯化合物 用这个过渡态类似物作半抗原免役小鼠,得到12株单抗。;结果: 3株有抗体酶活性,其中一株6D4能与半抗原分子结合外,还能催化不含吡啶甲酸的相应磷酸酯化合物水解,速度快103倍,具有底物专一性和对pH的依赖性。 用半抗原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这个反应。 还发现单抗的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改变,可以影响它的催化活性。 后来,有了成功的经验后,抗体酶的研究文章越来越多。;抗体酶的作用特点: ●在专一性方面超过或相当于我们讲的普通酶。 ●在反应速度方面接近普通酶,目前在总体上要    低一些。 ▲原因:  抗体酶没有结构诱导等动态变化;  产物释放困难;  底物、产物的交换困难。;抗体酶的制备; O – C –; 酶蛋白诱导法(拷贝法) ●用已知的酶作为抗原对动物进行第一次免疫,获得该酶的抗体;再用这种抗体作为抗原进行第二次免疫获得抗抗体,抗抗体实际上就是具有原来酶活性的抗体酶。 优点:可以大量生产单克隆的抗体酶 缺点: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并不能产生新酶。; 半抗原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