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发动机的机外净化 前面已介绍了许多降低发动机排放的相关技术,即便是将所有的机内净化技术都用在发动机上,发动机仍然会排出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其原因是:要想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油和气的理想均匀混合,并做到完全彻底的燃烧,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了进一步地降低发动机的排气污染,需要采取一些机外净化的技术。 第一节 汽油机的机外净化 三元催化净化器 油雾的净化 曲轴箱强制通风 燃油吸附技术 一、三元催化净化器 三元催化净化器的结构 催化反应机理 三元催化净化器有效工作的条件 三元催化净化器的中毒失效 1、三元催化净化器的结构 三元催化净化器主要由裁体、催化剂、垫层和壳体等织成。 裁 体:颗粒、金属织物、蜂窝陶瓷; 催化剂:以铑Rh、铂Pt、钯Pd三种贵重金属为主要活性组分, 还有铈Ce、镧La等稀土元素作为助催化剂。 垫 层:一般由陶瓷纤维(硅酸铝)、蛭石和有机粘合剂三部 分组成。陶瓷纤维(硅酸铝)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能力;蛭石的作用 主要提供热膨胀性和隔热性,使 催化转化器的壳体和载体连接更 为紧密;有机粘合剂主要作用是 使垫层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便于在 装配催化转化器系统时安装容易。 2、催化反应机理 催化反应属于多相催化反应,其多相催化反应历程需要如 下连续七个步骤才能完成,即: 反应物从流体主体向固体催化剂外表面扩散 反应物从外表面向内表面扩散 反应物在催化剂上吸附 吸附物在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反应 产物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产物从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 产物从催化剂外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 NOx→N2+O2,CO+0.5O2→CO2,HC+O2→CO2+H2O 3、三元催化净化器有效工作的条件 三元催化净化器的窗口效应 三元催化净化器的工作温度: 起燃温度: 最有效的转换温度: ~ 。 4、三元催化净化器的中毒失效 热 失 活:当温度达 以上时,载体会烧熔塌陷,作为催化剂的贵重金属会氧化,催化活性下降; 化学中毒:一些毒性化学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不能和催化剂接触,使催化剂的转换效率降低。导致催化净化器化学中毒的物质主要有硫、铅、锌、磷。 1)硫中毒 二氧化硫的存在会抑制三元催化剂的活性。 2)铅中毒 铅中毒存在两种不同的机理,即:① 当温度达 ~ 时,氧化铅引起中毒; ②当温度低于 时,硫酸铅和铅的其他化合物引起中毒。 3)磷中毒 磷酸铅及焦磷酸锌附在催化剂表面使之中毒。 4)锌中毒 焦磷酸锌附在催化剂表面使之中毒。 二、油雾的净化 发动机冒白烟和蓝烟也是一种污染,其产生的原因是:发动机的燃烧温度过低,油、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彻底,部分未燃烧的燃油和润滑油以油滴状随排气排出而呈现出的一种现象。由此可见,提高发动机温度是解决白烟和蓝烟有效的方法。目前对此所采取的方法是,在低温启动及暖机过程中,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预热及缩短暖机过程,提高燃油的雾化效果,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特性。 三、曲轴箱强制通风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缸中的高温高压气体不可避免会有少量下窜;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在高温作用下,不可避免会有少量气化。其有害气体的主要成分是HC。曲轴箱中的气体不及时排出会导致压力升高,活塞背压增大,影响发动机的各项性能,甚至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过去的做法是直接将曲轴箱中的气体排出机外。为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及有效利用燃油,现在均采用曲轴箱强制通风,其方法是:将曲轴箱中的气体引入进气管,使之和新鲜空气一起进入气缸燃烧。 四、燃油吸附技术 限制燃油蒸汽的外泄,对于装用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尤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以问题,目前,在电控燃油喷射式发动机上已广 泛采用活性碳来吸附燃油 蒸汽。当发动机正常运行 时,将进入发动机新鲜空 气的一部分引入流经活性 碳罐,如此便可使活性碳 再生。 第二节 柴油机的机外净化 微粒捕集技术 NOx的机外净化技术 氧化催化转化技术 一、微粒捕集技术 微粒捕集原理 微粒捕集材料 微粒捕集器的再生 1、微粒捕集原理 扩散沉积:在排气气流中,微粒由于受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 碰撞而作布朗运动,细小的微粒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扩散到壁 面和微孔的内表面,微粒的尺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