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第二节 医疗服务体制法规与政策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四节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
一、公共卫生体系
(一)主要内容
(二)均等化政策(2020.均等化机制基本完善)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建立居民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
2.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
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增补叶酸;百万白内障,云贵消除燃煤氟中毒;农村改水改厕
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4.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花费
例题2010:
二、疾病预防体制
(一)预防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原则“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率、城乡兼顾、健全体制”
主要内容(6个方面):国家免疫计划;职业病防治的法规与政策;地方病防治的法规与政策;精神卫生工作的法规与政策;慢性病防控的法规与政策;艾滋病治疗与救助的规定(p249)
四免一关怀:免费抗病毒药物(无基本医疗保险);自愿检测免费;感染孕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艾滋病遗骨免费义务教育。救治关怀(生活补助,扶助生产,增加收入)
例题201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
2003年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组织领导:国务院设立全国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任总指挥。
2.监测预警系统
3.预案的启动和执行
4.信息管理
例题2010:
第二节 医疗服务体制法规与政策
一、城市医疗服务体制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二、农村医疗服务体制
目标
框架:三级,县为龙头,乡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
医疗服务队伍
投入机制
第三节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
200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市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社区卫生服务(定义):
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等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
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社区、家庭和居民。
重点对象: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等(单选/多选)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1.公共卫生服务 :六位一体
疾病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2.基本医疗服务:“小病”“常见病”“多发病”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筹资和补偿机制
例题2012:
53.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下列服务中,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是(??)。?
A.健康教育??????B.疑难杂症的诊治??????C.康复???????D.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B?【解析】社区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四节 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一、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一般规定
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生育一个孩子,符合规定的可以要求二胎。
3.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4.生育是公民的权利,计划生育是公民的义务
5.免费享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
6.奖励与帮助
7.支持优惠和优先照顾
8.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工作的对象
(二)工作的领导、主管和配合部门及其职责
(1)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二、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办法
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原则及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
(1)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
(2)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