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防恐知识讲座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 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恐怖组织是指:(一)以暴力恐怖为手段,从事危害社会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恐怖活动的组织。(二)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或分工体系。(三)符合上述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曾组织、策划、煽动、实施或参与实施恐怖活动,或正在组织、策划、煽动、实施或参与实施恐怖活动;(2)资助、支持恐怖活动;(3)建立恐怖活动基地,或有组织招募、训练、培训恐怖分子。 中国的恐怖暴力事件及反恐措施 恐怖袭击特点、手段 恐怖袭击中如何自救 昆明火车站惊魂12分钟 毫无征兆,昆明火车站遭遇一场血洗。2014年3月1日晚,10余暴徒手持长刀,从站前广场到临时候车室、临时售票区、第一售票大厅,一路杀戮而来,惊慌失措的旅客纷纷被砍倒下。当公安民警到场处置时,暴徒仍持刀顽抗。警方在鸣枪示警无效后,果断击毙其中4人,击伤1人并抓获。短短12分钟的杀戮,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是一起有组织的、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2013年4月23日13时30分,新疆喀什巴楚县色力布亚镇3名社区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走访,在一居民家中发现多名可疑人员和管制刀具,遂用电话向上级报告,之后被藏匿于屋内的暴徒控制。接报后,镇派出所民警和社区干部分头前往处置,先后遭屋内外暴徒袭杀。此前被控人员也被杀害,暴徒点燃房屋焚烧。随后赶到的民警击毙继续暴力对抗的暴徒,控制现场事态。该暴力恐怖案件造成民警、社区工作人员15人死亡(维吾尔族10人,汉族3人,蒙古族2人),受伤2人(维吾尔族)。处置过程中击毙暴徒6人,抓获8人。 2013年6月26日5时50分许,鄯善县鲁克沁镇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多名暴徒先后袭击鲁克沁镇派出所、特巡警中队、镇政府和民工工地,放火焚烧警车。造成24人遇害(其中维吾尔族16人)21人受伤。公安民警当场击毙暴徒11人、击伤并抓获4人。现已查明,今年2月以来,艾合买提尼牙孜·斯迪克纠集多人进行宗教极端活动,收听煽动暴恐活动的音频资料,形成了17人的暴恐团伙。6月中旬以来,该团伙筹措资金,购买刀具、汽油等作案工具,多次踩点。 防恐反恐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社会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恐怖主义的猖獗,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破坏了国家安全,阻碍了社会发展,损害了民众切身利益。因此,防恐反恐工作刻不容缓。 1. 加强国内的反恐能力 a. 在立法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b.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国政府不断建立健全反恐怖机制,以提高国内的反恐能力。 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中国政府的严厉打击和整治,加上国际社会一致合作,中国境内的“疆独”、“藏独”的极端猖狂的分裂活动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要真正根除恐怖主义,还将是任重道远。中国仍然需要一方面继续加强自身的反恐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就目前形势来看,随着中国政府的严厉打击和整治,加上国际社会一致合作,中国境内的“疆独”、“藏独”的极端猖狂的分裂活动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要真正根除恐怖主义,还将是任重道远。中国仍然需要一方面继续加强自身的反恐能力,另一方面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1. 突发性和紧急性 2. 不确定性 3. 危险性 4. 相对性 5. 社会影响性 常规手段 1. 袭击: ① 爆炸, ② 枪击; 2. 劫持; 3. 纵火破坏。 非常规手段 1. 核辐射恐怖袭击; 2. 生化恐怖袭击; 3. 网络恐怖袭击活动。 恐怖嫌犯的识别   1. 着装、携带物品与其身份、季节不符者;  2. 神情恐慌、言行异常者;   3. 冒称熟人、假献殷勤者;   4. 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   5. 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   6. 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 7. 在检查中,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不愿接受检查者。 恐怖车辆的识别   (1)状态异常。车辆结合部位及边角外部的车漆颜色与车辆颜色是否一致、确定车辆是否改色;车的门锁、后备箱锁、车窗玻璃是否有撬压破损痕迹;如车灯是否破损或异物填塞,车体表面是否附有异常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