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分析重点归纳
名词解释1.物相: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的部分才称为同一个相;2.K系辐射:K电子被打出K层时,此时外层如L,M,N……层电子来填充K空位时,则产生K系辐射;3.相干干涉:.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4.非相干散射:X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X射线长的X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散射位相与入射波位相之间不存在固定关系,称为非相干散射。5.荧光辐射:当X射线光量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时,可以将被照射物质原子中内层电子激发出来,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通过原子中壳层上电子跃迁,辐射出X射线特征谱线,叫做二次辐射,也叫荧光辐射。6.吸收限:激发K系光电效应时,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电子从K层移至无穷远时所作的功WK,入射X射线波长必须满足,为产生K系激发的最长波长,称为K系辐射的激发限。7.俄歇效应:K层的一个空位被L层的两个空位所代替,这种现象称俄歇效应。8.结构因子:单位晶胞中所有原子散射波叠加的波即为结构因子,用F表示。9. 透射电子:如果样品足够薄(1μm以下),透过样品的入射电子为透射电子,其能量近似于入射电子能量。10. 二次电子:当入射电子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使原子失掉电子而变成离子,这个脱离原子的电子称为二次电子。11.背散射电子:在弹性和非弹性散射中,被固体样品原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12. 吸收电子:当样品较厚时,入射电子中的一部分在样品内经多次非弹性散射后,能量耗尽,既无力穿透样品,也不能逸出表面,称为吸收电子。13.特征X射线: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或电离时,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状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使具有特征能量的X射线释放出来14. 俄歇电子:如果原子内层电子在能级跃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δe并不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去,而是用这部分能量把空位层的另一个电子发射出去(或空位层的外层电子发射出去),这一个被电离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15.阴极荧光:入射电子束发击发光材料表面时,从样中激发出来的可见光或红外光。16.感应电动势:入射电子束照射半导体器件的PN结时,将产生由于电子束照射而引起的电动势。17.基频:分子吸收红外光后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产生的吸收峰,是最重要的跃迁;18.倍频:分子吸收红外光后,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第三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峰;19.组合频:是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20.振动偶合::当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会发生振动偶合裂分,结果引起吸收频率偏离基频,一个移向高频方向,另一个移向低频方向。21.费米共振: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间发生的振动偶合。简答题1.特征X射线谱与连续谱的发射机制之主要区别?连续:高速运动的粒子能量转换成电磁波特征:高能级电子回跳到低能级多余能量转换成电磁波2.如何选择滤波片,靶?滤波片:1: Z靶<40时,Z滤=Z靶-1;2: Z靶>40时,Z滤=Z靶-2 ;阳极靶:Z靶≤Z样+1。3.原子散射因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某元素的原子散射因数与其原子序数有何关系?为评价原子散射本领,引入系数f(f≤Z),称为散射因数,原子散射因数f是以一个电子散射波的振幅为度量单位的一个原子散射波的振幅。它表示一个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散射波的振幅是一个电子在相同条件下散射波振幅的f倍。反映的是一个原子将X射线向某个方向散射时的散射效率。它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4.三种晶体可能出现衍射的晶面的条件(结构因子F什么时候不等于0)?简单点阵:什么晶面都能产生衍射体心点阵(BCC):指数和为偶数的晶面(h+k+l=偶数)面心点阵(FCC):指数为全奇或全偶的晶面(h,k,l全为奇数或者偶数)5.产生电子衍射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是什么?产生电子衍射的充分条件是Fhkl≠0,产生电子衍射必要条件是满足布拉格方程。6.衍射仪测量在入射光束、试样形状、试样吸收以及衍射线记录等方面与德拜法有何不同?入射光束:衍射仪法:采用一定发散度的入射线,且聚焦半径随2θ变化,??德拜法:通过进光管限制入射线的发散度。试样形状:衍射仪试样是平板状,德拜法试样是细丝试样吸收:衍射仪至少要0.5g试样,而德拜法仅需1mg左右,衍射仪法吸收时间短,德拜法吸收时间长。衍射线记录:衍射仪用辐射探测器,德拜法用底片感光。7.试述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步骤?及其鉴定时应注意问题?步骤:(1)计算或查找出衍射图谱上每根峰的d值和i值(2)利用i值最大的三根强线的对应d值查找索引,找出基本符合的物相名称及卡片号。(3)将实测的d、i值与卡片上的数据一一对照,若基本符合,就可以定为该物相。注意问题:(1)d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B35∕T 2250-2025 《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把握戏剧冲突.pptx
- 高级园林绿化工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微电影创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二【物理(人教版)】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59.pdf VIP
- 2009年十一月号 - 沙田培英中学.pdf VIP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设计.docx VIP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创作》课件——2.任务2 梳理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pptx VIP
-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