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化工原理第二章-传递过程基本方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大化工原理第二章-传递过程基本方程

稳态扩散 恒温恒压下,液体 A 以稳定的速率从液面蒸发并通过管内静止的气体组分 B 扩散至管口被稳定流动的干燥气流B带走。 补充液体A z = 0 ? 液体A 气流B 组分 A 通过静止组分 B 的分子扩散 有总体流动 !uMz=N/c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直接积分可以确定 根据 xA+xB≡1 的关系,可得 xB 沿传质方向的分布。 气-液相界面 z = 0 z = ? 0 1.0 xA 0 1.0 xB xB? xB0 xB(z) xA(z) xA? xA0 扩散通量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组分A的浓度分布函数 令静止组分B的对数平均浓度为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对于理想气体 共同点为无论以何种推动力的形式表达,传质速率均正比于扩散推动力即浓度差,反比于扩散距离。 比较 等摩尔反向扩散 漂流因子反映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由于其值总是大于1的,因此,有总体流动时,传质通量将得到增强。 漂流因子(drift factor)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化学反应体系中的扩散过程往往在更为一般的情况下进行,必须借助于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比确定NA与NB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主体流动的方式。 ` A A2 反应器 二聚反应 例如在反应器内球型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二聚反应,2A→A2 在适当的空速下反应器内气相主体的浓度是均匀的 在催化剂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滞止气膜,反应物 A 通过扩散穿透这层气膜到达催化剂表面 2A→A2 的聚合反应在反应物 A到达催化剂表面瞬间完成 产物 A2 随即反方向扩散通过滞止气膜进入气流主体 整个过程称作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一般情况下的分子扩散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由于滞止气膜厚度 ? 远小于球型催化剂的曲率半径,为简化分析,可以将其近似表达为平面膜。 稳态下在垂直于扩散方向的任何截面上均有 催化剂表面 z = 0 z = ? xA(z) A A2 xA2(z) ? 边界条件:z=0,xA=xA0 和 z= ? ,xA=0 解出滞止气膜层内A组分的扩散通量和浓度分布为 结论:扩散传质的情况与体系或总体流动的方式有关。 2.5.3 气体中的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当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进行对流传质时,必通过贴附在壁面上的静止流层,壁面处滞止流体与管壁面的传质通量为(以等摩尔反方向分子扩散为例) 园管内的对流传质 2.5.4 对流传质 则 速度分布 浓度分布 浓度梯度 对流传质系数 对流传质系数 若将分子扩散通量式改写成对流传质的形式,则有 上两式中的相内传质分系数分别为 组分 A 通过静止组分 B 的分子扩散传质通量表达为 等分子反向扩散 2.5.4 对流传质 对同一个传质体系,若以不同的推动力表达其传质通量时,应相应使用不同的传质分系数与之匹配。 由于漂流因子总是大于1的,因此,有总体流动时对流传质系数总是大于无总体流动时的对流传质系数。 2.5.4 对流传质 园管内稳态层流,无化学反应以及半径方向无总体流动 传质修伍德数 Sherwood number 管内的稳态层流传质 2.5.4 对流传质 施密特数(Schmidt number) 无因次变换 除与流体动力学相关的所有无因次变换而外,还需增加一个无因次剩余浓度 比 较 传质与传热的无因次微分方程彼此类似,意味着同一流动体系无论其几何形状如何、层流还是湍流,传热与传质过程都具有相同的数学基础。区别仅在于所含不同的特征参数 Pr 和 Sc。 园管湍流传质的类似律 传质微分方程的应用 传热: 传质: 充分发展的直管内稳态对流传热与传质,在恒定壁面热通量与壁面传质通量的类比边界条件下,解函数 只需以 Sc 代替 Pr,无因次温度函数分布 T* 就可以代替无因次浓度分布函数 cA* 两分布函数确定的其它无因次参数亦具有相应的类比关系 传质微分方程的应用 流体中的传递现象,无论是分子尺度还是流体微团尺度,在同一个局部位置、同一个传递方向上都由同一质量的流体在该方向上的迁移而发生。 对平均分子量为 Mrm,密度为 ? 的二元流体,若其平均流速为 u,湍流核心区温度为 Tb、A 物质的摩尔浓度为 cAb(或xAb),管壁处温度为 Ts、摩尔浓度为 cAs(或xAs )。则质量为 m 的流体微团从湍流核心区迁移到达壁面时与管壁发生的热量和质量传递通量为 由对流传热膜系数和传质膜系数的定义(假设 r 方向因传质引起的总体流速可忽略不计) 传质微分方程的应用 上述以范宁摩擦因子表达的传质类比关系可以解释为 壁面上两个传递通量之比 上式定义分母中A物质的平均通量以壁面浓度为基准浓度,因此代表的是管内流体具有的向壁面传质的能力或容量。 整理上式并以 u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