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_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技术总结.ppt

14.3_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理解法律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理解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3、知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新闻观察 1、你如何评价上述民众行为? 2、这个事件对你有何启示? 思考 犯罪与违法有何区别呢? * 110 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 1、社会秩序(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 2、公共场所秩序 3、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谁扰乱了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最终都会自食其果,受到法律的制裁。 刑法——刑罚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警 告 罚 款 拘 留 日本右翼团体船队于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5时许到达钓鱼岛海域,日本右翼分子派出10名代表登陆钓鱼岛,并将日本国旗插在岛上。钓鱼岛纠纷激起民间强烈反响,不少民众强烈表示“抵制日货”,中国10多个城市群众进行游行抗议,在此过程中更出现一些群众打砸日系车辆和焚烧日系车辆4S店的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明文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共 财产的安全。 法律严禁违反枪支、弹药、刀具、危险物品等管理规定的行为; 法律严禁违反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规定的行为; 法律严禁违反民用设施、施工设施安全规定的行为; 法律严禁违反水陆运输安全规定的行为; 新闻一组:你敢“假、伪、劣”,我就“查、处、打”。 劣质大米:查你没商量。最近,漳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巡查市场。发现“问题大米”有50袋,约2.6吨。今年来,共检查粮食经营户139户,粮食加工企业50户,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非法窝点:发现就端掉。在芦芝乡的一家饮料加工点发现,所谓“冰果露”饮料是用色素、香精、甜蜜素和自来水配兑而成的。特制的包装袋上,印着水蜜桃型、香蕉型、菠萝型等,其实都是骗人的把戏。今年以来,该局共捣毁无照加工食品窝点13个,案值21.42万元,罚没款3.55万元,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 上述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 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平等、公正、诚实信用等基本规则,使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了法律的保障。 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违法行为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违 法 行 为 (根据违犯的法律类别)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刑罚——人民法院对犯罪行为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关于犯罪行为 什么是犯罪 凡是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一定犯罪。 区别犯罪与违法有三点。 1.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最本质的区别。 2.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的行为。这是最重要的区别。 3.犯罪行为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 * *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