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5

中国音乐欣赏 古代文献中对尧舜古乐的记载,说明中国音乐起源甚早。河南舞阳县发现的18支七音孔和八音孔的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原始社会的音乐与礼仪是相连的。到春秋战国,中国音乐形成了与其它文化不同的独特体系。中国既创立了七音阶体系,也创立了五音阶体系。因五音阶体系与哲学的五行相合,故地位较高。中国音乐未能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发展,而是依附在文化的各领域以游散的方式发挥了多种功能。因此,中国音乐可按其功能分为:一、仪式音乐,用于祭祀、宗庙、大典,也包括宗教寺庙的仪式音乐。其特点是音域不宽,节奏缓慢,完全服从于仪式的过程,肃穆庄重。二、宫廷舞乐,主要用于帝王享乐。中国音乐的创作都在这个领域,如曾侯乙墓的编钟,唐代的霓裳羽衣曲。这里音乐主要服务于舞蹈,当然也在舞蹈的推动下发展。三、声乐。就创作数量、流传空间、使用阶层来说,声乐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明清戏曲,从宫廷演唱,文人低吟,青楼妙音,到民歌俚曲,都是它的表现形式。声乐是用歌词的内容来规范音乐表现的多样性,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很符合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四、独奏器乐。中国音乐摆脱舞蹈、仪式、文学的影响而且有独立的文化意义,只有在文人意识中才达到了。琴、筝、笛、箫、二胡都可独奏,琴的地位最重要。从魏晋嵇康等一大批著名士大夫琴家到明代朱权、陈星源等独奏的琴家,使琴一直与棋、书、画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独奏因与士大夫独立淡泊之心相合而获得特别的文化意义,嵇康诗“目送归鸿,手拂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即是写照。 先秦以后,中国音乐没有象西方音乐那样子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一、旋律为主。西方音乐重和声和配器,给人一种几何学的浑厚之美。中国音乐以旋律为主,给人的是气韵生动的线条美。二、理性精神。古人认为音乐是表达内心情操的,情志属人,用嘴吟唱应比非人体乐器更接近情的本性,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能唱的只能是声乐,声乐之妙在于词对乐的规范,故音乐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于情,止乎礼”。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当情用乐唱出时,已用文字来予以提示和规范了。三、节奏宣泄。以旋律为主的器乐声乐表现的是理性精神或哲学沉思的一致,节奏宣泄则表现的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端,它主要在民间音乐中表现出来,如陕北腰鼓、山西锣鼓即属这类,在喧闹节奏中展现出来一种粗犷的阳刚之气。 中国音乐具有世界性的魅力。曾侯乙墓编钟是一奇观。它由能奏各种不同音高的65件乐器组成,分三层排列,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唐代的大型套曲和舞曲正像京剧独特的唱腔唱段一样至今仍有独特点盛誉。中国著名的琴曲《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等也极有民族心灵的代表性。 《平沙落雁1634),又名《雁落平沙》。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立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 《高山流水》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流水:古琴曲,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