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1
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导航】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
【学习流程】阅读→讨论→展示→归纳→练习
【课前自主预习导学】
1、由I U / R可知,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电阻R越 ,通过的电流I越小,而人体潮湿时的电阻比干燥时的电阻 ,所以相同的情况下湿手触电更危险。
2、由I R/U可知,在R一定时,U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 ,所以电压越高越 。
3、高大建筑物防止雷击的方法是 。
4、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应该相连的亮点直接连接在一起的现象,叫 。
【课堂合作探究导航】
教学点1、电压越高越危险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梯中的电流的大小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会影响人体健康或造成伤亡,就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观察图7.4—1 高压电很危险,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思考: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呢?
原因:人是 但只有较强的 通过人体时,才会导致触电事故,由欧姆定律表达式I ;可知, 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越小,电流就小。所以,一节5号干电池的电压是 电流非常弱,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而高压线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靠近它也可能遭成触电事故。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远远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学点训练1】
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_______。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V。
3、如果人体潮湿时的电阻按200Ω计算,在安全电压下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是____mA,即使潮湿的双手接触到的是36V的低压,通过的电流仍超过了人体安全电流,会造成触电事故。 教学点2、短路和断路
阅读课本32----33页回答以下问题:
通路: 断路: 短路: 以上三种电路,对电源可能造成损坏是 ,右图属于: 在我们接触过的小灯泡电路中,断路的常见原因有 ;短路的常见原因有 。
【学点训练2】
知识拓展:在家庭电路中常常发生:在台灯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有时是在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室内其他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断,引起这两种故障的最大可能是( )
前者是插座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前者是插头短路,后者是灯泡短路
两者都是插座短路两者都是插头短路
教学点3、注意防雷
小资料: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与避雷针的发明
莱顿瓶放电时能够击死小鸟、老鼠等小动物,雷电时可以击死人、畜等。所以,有人推测放电电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在1749年11月7日的笔记中,他记下了放电与闪电的一致:“1.发光;2.光的颜色;3.弯曲的方向;4.快速运动;5.被金属传导;6.在爆发时发出霹雳声或噪声;7.在水中或冰里存在;8.劈裂所通过的物体;9.杀死动物;10.熔化金属;11.使易燃物着火;12.含硫磺气味。”摩擦产生的电与雷电竟然有这么多的特性是相同的!他开始酝酿一个大胆的实验,即制作一根长20英尺~30英尺顶端削尖的铁竿,把云中的电引下来。他认为,这项实验如能成功,那么采用相同的方法,就“可以给人类用于保护房屋、教堂、船舶等等免除闪电的轰击。”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支持。后来,富兰克林想,铁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铁竿伸入到云层中去呢?他想起了儿童时代玩过的风筝,于是,他用杉木搭成一个十字架,蒙上一块丝绸手帕,做成了一个风筝。它能够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撕裂,他还在风筝上加了一根1英尺长的尖细的金属丝。在系风筝的粗麻线靠近手的一端,加上了一条丝带(非导体),接头处系上一把钥匙。1752年6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把这个负有特殊使命的风筝放了出去。麻线被雨淋湿后,纤维挺立起来。当他用手指节靠近钥匙时,打出了电火花,手感到发麻。而后,他又用这把钥匙为莱顿瓶充了电。发现雷电与摩擦电具有相同的性质。这项实验破除了雷电是“上帝之火”的神话。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云层带的是负电,所以雷击时“绝大多数是大地的电穿进云层,而不是云层的电落向大地”。到处都在重复雷电实验,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利赫曼(1711~1753)在得知富兰克林的实验后也投入征服雷电的研究,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连忙赶回家去,因未检查接地设备是否有效,而献出了生命。他的牺牲提醒电学家:人们不能再这样死去。风筝实验直接导致了避雷针的出现。
避雷针是怎样保护建筑物的?——在建筑物上竖立一根很长的、顶端很尖的金属杆,并将它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当云层和大地间发生放电时,云层中的电荷就直接经金属杆通过导线流入大地,而不经过建筑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周教案《行姿》.doc
- 校长在家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3.doc
- 第六单元压杆稳定.ppt
- 《校园红绿灯》教案.doc
- 第六单元侵略与反抗.ppt
- 《桃花心木》教学案例.doc
- 校长竞聘面试精选答辩题及参考答案2.doc
- 校际公开课教案.doc
- 《桃花源记》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doc
- 校际联考第二次月考服装试卷.doc
- 浙江省平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 单元总结提升.pptx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练习,含解析).docx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8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 202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室.pdf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pptx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