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毕淑敏 讲授: 双峰职业中专 吴红燕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丁)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还是把它辛勤耕植,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没有知识或知识不足就难免愚昧;不习惯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作者简介 毕淑敏: 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 医生时代 (17岁)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 (28岁)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任主任医生。 作 家 时 代 (35岁)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 (37岁)1989年加入中国作协; 现国家一级作家 字词扫障: 宽宥 游弋 轻觑 麾下 广袤 赘余 窗棂 坍塌 要诀 困厄 鸠占鹊巢 自惭形秽 成语解释 1.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2.间不容发:(jiān )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3.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4.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5.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6.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僵死。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任务一: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步:标明段落,浏览文章,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二步: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第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任务二:学习话题引入 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答:1-3段是全文的引子,由两句名言引出精神空间的概念. 4-6段由身体的活动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第1自然段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它们对应 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 任务三:走进三间小屋 1、作者说的三间精神的小屋各有什么用途? 2、作者认为第一间精神小屋应该怎样布置才是美的?是怎样的美?试用课文原文回答。 答: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如果这样,"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就会"祥和",就会"充满希望"。 3、从欣赏的角度,你怎样评价课文第8自然段? 答: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一系列的排比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的精神里的情感林林总总、复杂对立;将小屋喻为有红色鲤鱼游弋的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爱比恨多时人的精神的美好。 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生动性,新奇感,使文章变得文采飞扬。 4.为什么要建第二间精神小屋?作者认为要怎样去建?第二间小屋的理想效果是什么? 5、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6、作者要在第三间小屋里安放我们自身,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常常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呢?这样做对吗?课文原话回答。 答:"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找不到自己生存的证据"。 这样做不对。 7、作者认为如果我们的精神小屋不住着自己,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用原话回答。 答:17自然段."我们的精神小屋....在风雨中飘零"。 8、理解本段的重难点是“自身”? 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 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告诉我们 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我也有自己的绿色和芬芳!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但丁] 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松下幸之助]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罗曼罗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