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31张)解读.pptVIP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31张)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有雄健精神的人能感觉到它有一种壮美的趣味。 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种“有趣味”的经历吗?为什么说“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第8课 --------李大钊 1、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所言“艰难的国运”、“雄健的精神”。 3、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看下面的歌词,你是否熟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6年回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年9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 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李大钊的主要著作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塑像 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 邓小平的题词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这篇小品文写作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帝国主义加紧了文化侵略,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   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钊 √雄健 √逼狭 √险峻 √崎岖 √阻抑 旅途 √丛山叠岭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zhāo) (xiá) (jùn) (qí)(qū) (yì) (dié) (lǚ) 强健有力 狭窄 (山势)高而险 形容山路不平 阻止抑制 连绵的群山,重叠的山峰 朗读体味 默读课文,并归纳各段大意。 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第四段,谈“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 第五段,用扬子江、黄河精神高度概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战斗风貌,号召民众以雄健精神,用顽强斗争创造未来。 思考: 1“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民族生命进程(像长江大河一样),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1923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疯狂镇压进步革命力量,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 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第四段中“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吗?结尾部分“崎岖险阻的道路”又指的是什么?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 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中华民族应该拿出这雄健的精神, 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 2、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①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②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雄健: ①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②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小结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