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docVIP

【历史】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0分) 1.文艺复兴时期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2.3.4.15世纪西欧一些地区成立了新式寄宿学校,课程设计围绕着教育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这一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 A.功利主义思潮 B.人文主义思潮 C.理性主义思潮 D.现实主义思潮5.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6.7.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8.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9.10.11.12.A.B.C.D.13.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14.15.16. A.崇尚神学 B.理性主义 C.人文主义 D.反对暴政 17.18.关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枷锁 C.颠覆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D.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19.20.21.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注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 材料三 (右图)图画中间是一个火锅,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解构,礼,后现代,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材料四 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 ──《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版2009年3月第2次印刷第496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2分) (2)材料一中的三位中国思想家,哪一位与材料四中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相近?(1分)其思想主张还有哪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仁”和“莎士比亚”如算作同一味调料的标准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标准产生的条件。(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四,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22.23.24.25.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臣》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立法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