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文言文阅读2
文言实词
学案1 文言实词题5大命题点和 6大推断技法
命题点一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比如“兵”的字形表示“双手持斤”,本义为“士兵”,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义项:兵器;士卒,军队;兵法;战争,战乱等等。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的“兵”解释为“兵器”。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节选自《周书·独孤信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州咸敬服之 咸:全都
B.服章有殊于众 殊:不同
C.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带:兼任
D.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 迁:搬迁
解析:选D D项,“迁”的义项有“迁移、搬迁”“离散”“晋升或调动官职”等,在这个语句中最恰当的解释应为“晋升”。?
参考译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独孤库,是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节操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孤,因此而知名。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移居到中山,被葛荣擒住。独孤信年少,喜欢打扮自己,服饰的花纹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晋升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
命题点二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厚,讳宗元。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①,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②相侔③,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停蓄:深沉,文中形容文笔雄厚凝练。②子本: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③相侔:相等。
2.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遇用事者得罪
B.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C.悉有法度可观
D.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