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章定风量空调系统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4 空调机组自动控制系统 4.4.1 定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空调机组送入室内的冷量或热量Q Qv为送风量;c为空气的比热容;ρ为空气密度; tn为室内温度;ts为送风温度 定风量空调自动控制 1.变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2.定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3.根据焓值控制新风量 1.变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1)为了测量房间温、湿度,可以在房间代表点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在回风管道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用以测量房间内的平均温、湿度。 2)由于室内的热、湿负荷并不是恒定值,露点值随室内余热余湿的变化而变化,故该系统称之为变露点温度控制系统。 (1)检测内容 (2)自动控制内容  (3)联锁控制 图4-10 露点送风夏季工况 在h-d图上的表示 图4-11 变露点空调机组模拟仪表控制原理图 (1)检测内容 1)空调机新风温、湿度。 2)空调机回风温、湿度。 3)送风机出口温、湿度。 4)过滤器压差超限报警。 5)防冻保护控制。 6)送风机、回风机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7)回水电动调节阀、蒸汽加湿阀开度显示。 表4-1 DDC系统外部线路表 代号 用途 数量 代号 用途 数量/台 A、B、C 电动调节阀 4 J、P 工作状态 2 D、U、W 新风、回风、送风湿度 4 K、Q 故障状态信号 2 E、V、X 新风、回风、送风温度 2 L、R 手/自动转换信号 2 F 过滤器堵塞信号 2 M、S 风机压差检测信号 2 G 防冻开关信号 2 N 电动蒸汽阀 4 H 电动调节阀 4 T C浓度 4 I、O 风机起停控制信号 2 (2)自动控制内容  1)空调回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DDC+PID; 室内温度设定值:新风补偿控制 2)回风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DDC+PI; 3)新风电动阀、回风电动阀及排风电动阀的比例控制。 按照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比例控制回风阀开度; 排风阀开度等于新风阀开度 图4-13 新风补偿实例 —冬季补偿比 —夏季补偿比 (3)联锁控制 1)空调机组起动顺序控制。 送风机→新风阀→回风机→ 排风阀→ 冷/热水调节阀→ 加湿阀 2)空调机组停机顺序控制。 送风机→加湿阀→ 冷/热水调节阀→回风机→新风阀、排风阀全关→回风阀全开 3)火灾停机。 露点温度就是空气释放出水蒸气的温度即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 机器露点:离开空调器中冷却盘管的湿空气的露点。 机器露点温度就是空气相对湿度95%时的空气温度。。 2.定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1)空气处理过程及控制点的选择 定露点自动控制系统由一个集中式空气处理系统给两个空气区(a区和b区)送风,而且a区和b区室内热负荷差别较大,需增设再热盘管(或电加热器)加热,分别调节a、b两区的温度。 由于散湿量比较小或两区散湿量差别不大,可用同一机器露点温度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故称其为定露点控制系统,可应用在余热变化或余式基本不变的场所。 (2)控制原理图 由上述空气处理过程的分析可知,控制系统中有四个控制点,分设在四个地方:室内温度控制点两个(分别设在a区和b区),送风温度控制点(设在二次加热器SR2后面的总风管内)和“露点”温度控制点(设在淋水室出风口挡水板后面)。 图4-14 空气处理过程 冬季         夏季 1′—室内空气状态   1—室内空气状态 2′—室外空气状态   2—室外空气状态 2″—一次加热后状态  3—混合点 3′—混合点 4—露点 4′—露点 5—送风状态 5′—送风状态            1)露点温度控制系统。 2)送风温度控制系统。 3)室温控制系统。 图4-15 定露点自动控制原理图 hw为新风焓制;qm为新风量;hr为回风焓值 3.根据焓值控制新风量 新风负荷一般占空调负荷的30%-50% 焓值控制就是根据新风、回风焓值的比较来控制新风量与回风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新风负荷Qw 图4-5 利用焓差控制新风量 A区:制冷工况,并且△h>0(新风焓>回风焓),故采用最小送风量,减小制冷机负荷。在此工况下,应根据室内CO2浓度控制最低送风量或给定最小新风量,以保证卫生条件的要求。 B区:制冷工况,并且△h < 0(新风焓<回风焓),应采用最大送风量,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以减轻制冷机负荷。 B区与C区的交界线:在此线上新风带入的冷量与室内负荷相等,制冷机负荷为零,停止运行。 C区:制冷工况,新风焓进一步降低,可不启动制冷机,采用部分回风与新风混合,可达到要求的送风状态。minOA线是利用最小新风量与回风混合可达到要求的送风温度 D区: minOA线以下,采暖工况。使用最小新风量,减小热源负荷。 E区:采暖工况。新风焓比室内空气焓值高,尽量采用新风。——该情况出现几率少。 图4-6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