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氨基酸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 野生菌株发酵、营养缺陷型突变发酵、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发酵、抗氨基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发酵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发酵。 添加前体法 酶法:利用微生物细胞或微生物产生的酶来制造氨基酸。 提取法:蛋白质水解,从水解液中提取。胱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 合成法:DL-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 传统的提取法、酶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前体物的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生产氨基酸的大国为日本和德国。 日本的味之素、协和发酵及德国的德固沙是世界氨基酸生产的三巨头。它们能生产高品质的氨基酸,可直接用于输液制剂的生产。 日本在美国、法国等建立了合资的氨基酸生产厂家,生产氨基酸和天冬甜精等衍生物。 国内生产氨基酸的厂家主要是天津氨基酸公司,湖北八峰氨基酸公司,但目前无论生产规模及产品质量还难于与国外抗衡. 在80年代中后期,我国从日本的味之素、协和发酵以技贸合作的方式引进输液制剂的制造技术和仿造产品,1991年销售量为二千万瓶,1996年达六千万瓶,主要厂家有无锡华瑞,北京费森尤斯,昆明康普莱特,但生产原料都依赖进口。 2000年,世界氨基酸产值可达45亿美元,占生物技术市场的7%,国内的氨基酸产值可达40亿元,占全国发酵产业总产值的12%。 工业化生产开始于由水解小麦面筋或大豆蛋白质而制取。 1957年,日本率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并投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这是被誉为现代发酵工业的重大创举,使发酵工业进入调节代谢的调控阶段。 目前世界产谷氨酸钠约已愈100万吨/年,占氨基酸总量的2/3。 我国现已有200余家生产,年产量达115万吨,居世界首位。 河南莲花集团生产的谷氨酸钠(味精)生产能力为20万吨 品名     1993   1996  1999   L谷氨酸钠   65-70   100   115   DL蛋氨酸    26-27.5 30-35   45   L赖氨酸盐酸盐  20-25  25-30  50   L苏氨酸    0.4   0.4    2.5   天冬氨酸    1.0   1.2    1.5   L精氨酸    0.5    0.7    1.0   L苯丙氨酸    0.5    0.8   1.1   (二)离子交换法: 用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吸附后,用4%的NaOH洗脱,然后树脂用5.4%的HCl再生。 (三)盐酸盐法: 发酵液中除含谷氨酸外,尚有一定量的谷氨酰胺及焦谷氨酸,用等电点及离子交换提取均无法回收,可用盐酸水解来提高收率。盐酸水解时也使菌体蛋白水解成氨基酸并可使碳水比合物破坏,生成腐殖质而被除去,提高水解液质量。 利用谷氨酸盐在浓盐酸中溶解度低而将谷氨酸与其它杂质分离。 16.14 7.20 4.38 3.32 2.44 1.36 1.10 0.90 0.75 0.71 5.36 10.73 13.41 16.09 18.11 22.30 23.82 25.75 28.61 30.55 谷氨酸盐酸盐(%) HCl(%) 谷氨酸盐酸盐的溶解度(20℃) (四)锌盐法: 利用谷氨酸锌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低的原理,加入硫酸锌,当溶液中pH为6.3时,生成谷氨酸锌沉淀,然后加热,调pH至2.4-2.6,分离出谷氨酸。 谷氨酸 中和 沉淀 脱色 过滤 脱色 过滤 浓缩结晶 离心分离 小结晶 母液 结晶味精 干燥 拌盐粉碎 粉状味精 水(或渣水) 碳酸钠 活性炭 硫化碱 谷氨酸回调pH 活性炭脱色 活性炭二次脱色 硫化碱 晶种 流加母液 蒸馏水 GH15颗粒活性炭脱色 干燥 过筛 粉状味精 活性炭 硫化碱 谷氨酸制味精的工艺流程 第二节 赖氨酸发酵 一、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二、赖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三、二氨基庚二酸途径的调节 四、赖氨酸的菌种选育 五、赖氨酸发酵生产工艺 六、赖氨酸的提取 一、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一)、提取法 自乳酪素或血粉中提取,乳酪素或血粉经盐酸或硫酸水解、浓缩等工序后,在pH l.8-2.0时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氨水洗脱,或苦味酸沉淀等方法获得赖氨酸结晶。 (二)、合成法 化学法合成?-赖氨酸的工艺很多,用于工业化的生产方法有荷兰DSM法和日本东丽法两种。 DSM法是以己内酰胺为原料,东丽法以环己烯(环己烷光硝化过程的副产物)为原料,两者都是先生成?-氨基己内酰胺,再经水解生成DL-赖氨酸,以后再用酶法进行分割,制成L-赖氨酸。 * * 第九章 氨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