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要点分析.pptVIP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要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上: 迁都北京;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量; 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军事上: 加强北洋军,消弱革命军 镇压革命党人反抗 二、军阀割据 军阀混战出现的原因 直接原因: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内部矛盾 凸显。 主要原因:各主要帝国主要国家支持不同的军阀,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 * 北洋军阀与军阀混战 一、袁世凯独裁统治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 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军阀? 北洋军阀?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 。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回答下列问题: (1)袁世凯是如何违背就任誓词一步步走向实施他的独裁的? (2)革命党人又是如何进行斗争维护共和政体的?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北洋政府的统治 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事集团执政的政府 (1912-1928) 1、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开始 宋教仁 善后大借款 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入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共和VS专制 失败 对比两段材料,说说总统权力有何变化? 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 宪法由国会制定 专制 民主共和 2、终身大总统——袁世凯独裁的加强 《二十一条》签字(1915年5月)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他国。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 “二十一条”(节选) 为什么“二十一条”被称为亡国条约 ? 复辟帝制 时间: 国号: 年号: 专制 共和 护国运动 各阶层的反对 辛亥革命解放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15年底 中华帝国 洪宪 欧美列强反对 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3、复辟帝制——袁世凯独裁统治的落幕 护国运动 (1)原因: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共和VS专制 失败 ? 外交上: 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袁世凯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的 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斗争; 4、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的不满; 二、军阀割据与混战 东北地区 张作霖 奉系 陕西 山东 安徽 福建 浙江 段祺瑞 皖系 江苏 湖北 江西 直隶 冯国璋、曹锟 直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派系 军阀割据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派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英 皖系 段祺瑞 日 奉系 张作霖 日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军阀混战、 四分五裂、 动荡不安 军阀割据下人民的惨状 *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