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能量最低原理 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时,核外电子的分布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前提下,总是尽先分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以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如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3 3、洪特(Hund)规则 原子在同一亚层的等价轨道上分布电子时,尽可能单独分布在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或称自旋平行)。这种分布时,原子的能量较低,体系稳定 如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1、核外电子填入轨道的顺序 应用近似能级图,并根据最低能量原理,可设计出核外电子填入轨道顺序图。 据此顺序图,再根据“两个原理一条规则”,可以准确无误地写出91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来。 在110种元素中,只有19种元素原子层外电子的分布稍有例外: 它们是若再对它们进一步分析归纳还得到一条特殊规律(洪特规则特例): 全充满,半充满规则:对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分布为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或全空(P0、d0、f0)时,电子云分布呈球状,原子结构较稳定,可挑出8种元素,剩余11种可作例外。 核外电子填充次序 画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简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轨道表示式 特征电子构型 3s23p1 4s24p5 * Y普西 原子结构 1803,英国的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1811,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假说 德谟克里特 一、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 1.汤姆逊的原子模型 1897发现电子 2.1911年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行星式原子的模型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连续体和在其内部运动的负电子构成 α散射实验:带正电的连续体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核,而核外电子受这个核的吸引在核的外围运动 与经典电磁理论、原子的稳定性和线状光谱发生矛盾 焰火-热致发光 霓虹灯-电致发光 1672年牛顿创造了光谱一词(spectrum) 1859年德国的基尔霍夫和本生发明了光谱仪,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使光谱分析成为认识和鉴定元素的重要手段,如铯、铷、氦、镓、铟等等 到20世纪初,人们只知道物质在高温或电作用下会发光,却不知道发光机理:即知道每种元素有特定的光谱,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光谱 氢原子的光谱问题 一只装有氢气的放电管,通过高压电流,氢原子被激发后所发出的光经过分光镜,就得到氢原子的光谱,其特征是(1)不连续的线状光谱(2)从长波到短波,谱线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这是所有元素的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 1883年,巴尔麦经猜想与尝试,得出可见光区的经验方程 里德堡改写了巴尔麦的经验方程 不久人们发现,氢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谱线同样符合里德堡方程 巴尔麦系,n1=2 ,可见光谱 帕邢系,n1=3,红外光谱 莱曼系,n1=1,紫外光谱 只有氢光谱及类氢原子光谱满足 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普朗克的量子化条件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德布罗意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927年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 Δx?ΔP≥h/4π=5.273×10-35kg?m2 ?s-1 玻尔理论的四个要点 1.行星模型 2.定态假设:基态、激发态 3.量子化条件 L=nh/2π n=1,2,3, … 跃迁规则 E=-13.6/n2 n=1,2,3, … 原子的组成: 1、核组成符号: 的含义。 X Z A A=Z+N N=A-Z 二、原子结构: 原 子 结 构 原子的组成: 1、核组成符号: 的含义。 X Z A 2、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①要标明核电荷数。 ②注意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不同。 原 子 结 构 原子的组成: 1、核组成符号: 的含义。 X Z A 2、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____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中子数不同____有些物理性质、核反应中的性质、用途可能不同。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原子 质子数 相同! 中子数不同, 即质量数不同!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的互称。 怎样区别? 三、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同位素(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指同位素(核素)的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相对比值。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指某元素各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的乘积之和。 Ar1×n1%+ Ar2×n2%+……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