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表格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表格1

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 研究性学习报告 开题报告 课 题 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班 级 高二(12)班 课题组组长 戴擎宇 课题组成员 余青、刘洁汝、葛亚琛、荆小雪、徐宏美智、陈宇、李天瑞、李乾恒、汪塑瞳、梅苑、万啸天 简要背景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浩劫,作为亚洲主战场的中国,更是在这场劫难中深受损害。1931年至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超越了战争的伦理,突破了战争的界限,它不仅是国与国军队的对抗,日本违反国际法原则与规定的作战手段和方式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作为主导发动侵略战争的组织者、策划者与实施罪行的战争罪犯,除了必须承担侵略战争犯罪的国际公法责任外,还必须向因其侵略行为受到侵权损害的民间受害者承担兼具公法与私法性质的民间赔偿。 中国民间战争受害者对日索赔是一项战后遗留的有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就对日民间索偿活动来看,国际公约和国际实践很久以来就确认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及其代表主体对因其侵略而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的受害国国民进行赔偿的义务。日本的有关国内法,如民法等,也早就确认了对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然而,一些中国民众因日本的侵略战争而遭受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上的损害却一直没有得到日本方面的谢罪和赔偿。随着中国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中国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战争受害者便自觉地以诉讼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整个对日索赔诉讼过程中,关于施害方的法律责任依据问题,是整个对日索偿进程中的关键 其他研究方法: 本课题还采用了比较研究法。 任务分工: 姓 名 任 务 戴擎宇 余青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刘洁汝 荆小雪 葛亚琛 课题资料收集与整理 徐宏美智 陈宇 余青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戴擎宇 李天瑞 研究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李乾恒 汪塑瞳 梅苑 研究活动过程的记录 戴擎宇 万啸天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活动所需的条件: 人员保障:本组成员能力强,素质高,对本课题都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时间保障:本组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 资料保障:本组将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和网络资源。 课题预期成果: 本课题主要成果为课题结题报告和小组成员的小论文。 教师点评: 本课题选题比较新颖,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课题组各成员的研究能力比较强,若加以认真研究,必将取得可观的成果。 申请课题: 本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已经撰写完毕,特向喻昭虎老师申请研究该课题。 结题报告基本信息 课 题 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执笔人 戴擎宇 完成时间 2010年7月 参考书目及资料: 王世杰与二战后索赔问题之浅析 日本战败后,1947年10月25日,同盟各国向日本提出了索赔要求,总计金额为540亿美元。但在赔偿如何分配问题上,各国意见不一,英国要求占有赔偿总额的25%,美国要求34%,苏联要求14%,法国要求12%,澳大利亚要求28%,仅这几个国家,还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国的要求以及朝鲜、菲律宾、越南、缅甸等国的要求,分配比例总和已超过了100%。后来同意中国为30%,但各方争执不休,问题久而未决,一拖就是四年。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际地位的低下。 而实际上,这个数字也只是画饼充饥——日本一共只支付了22.3亿美元战争赔款,其中数额最大的是菲律宾和印尼,各8亿。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都宣布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要放弃对日索赔呢?这就不能不提到美国在这其中的作用了。早在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周恩来研究对日建交时,便感到若索赔只有两种可能,一无所获或仅得到象征性赔偿,若宣布放弃,日本民众还会对华有负疚感。出于战胜国的面子,1972年恢复邦交时,中国领导人对外以显示宽宏公开声明放弃,对内解释是为了不加重日本人民负担。此举确实得到回报,七十年代末日本国会通过对华长期无息贷款和少量无偿援助,便说明是对中国放弃索赔的补偿。二十多年间,中国得到三百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偿还期达四十年)和十亿美元无偿援助,虽远抵不上抗战期间日本对华造成的一千亿美元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更多),毕竟得到了人情和部分实惠. ? ??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之所以放弃对日索赔,客观上,是因为日本战后一片狼籍,没有力量支付这笔钱;主观上,则是因为国家积弱积贫,且内战频仍,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格要到这些钱。目前,国人对日本战争赔款问题,已经成为一种不断自我证实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国人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善良被利用了,同时进一步证实日本人的可恨。这种民族悲情在政治上是有用的,只要它像目前一样,处于可控制的程度之内。但是,正如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曾说的:“我认为令世人相信,我国政策并非注定要导致与法国关系紧张,对我方有利。”如果不幸走到了理智的反面,成了为反日而反日,那么,最终我们自己也将成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