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六下复习汇总资料
新教科版友谊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4.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它还能聚焦取火。
5.放大镜的观察方法有两种:见书本第2页。它的使用人员见书本第2页表格。
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7.计算机和电视机屏幕的图像用放大镜看,发现是由(彩点)组成,彩点有(红、蓝、绿)三种颜色。
8.自制“放大镜”的三种方法:(1)用透明玻璃杯装上水。(2)透明的塑料瓶装满水后,再盖上瓶盖。(3)用保鲜袋装满水,然后扎紧袋口。制作放大镜的材料:玻璃、透明塑料、透明水晶、水滴等。
9.放大镜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皿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10.因放大镜中间凸起且又透明,所以叫它凸透镜。
1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12.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的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3、具有放大功能的镜片的形状( )。
14.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蝇的(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15.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6.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如:蝴蝶的(棒状)触角,蚕蛾的(羽状)触角,蝗虫的(丝状)触角,天牛的(鞭状)触角。见书本第5页的图片,会分辨。
17.苍蝇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18.(蚜虫:约2毫米)的天敌是(草蛉:约10毫米),蚜虫有(针状)刺吸式口器,它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就可看清它们的肢体。蚂蚁保护蚜虫是为了吃到更多的蜜露。
1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玻璃不是晶体。
20.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2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组成。书本第8页,见显微镜下的花岗岩。
22.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23.制作晶体的方法:(1)减少水分(蒸发)。(2)降低温度。具体方法见书上第9页。
2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这些晶体见书本第7页。(会画)
25.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溶解后再结晶见书本第8-9页。
26.雪花是六边形的,它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27.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见书本第10页灰框。
28.制作显微镜的方法。见书本第10页。
2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放大倍数。
30.显微镜下的青苔、花、花粉、花粉管。见书本第10-11页。
3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1932年,德国)和(扫描隧道显微镜:1983年,研究DNA分子)。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到200万倍。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看灰框列文虎克的故事。
33.显微镜的发明市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34.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见书本第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种植技术基础教案.doc
- 种植林业工程项目.doc
- 九年级英语试卷上第5单元.doc
- 九年级议论文专项复习教案.doc
- 九年级试题卷.doc
- 九年级英语试卷秋学期调研考试12月30日含答案.doc
- 科举制创立教学案例.doc
- 九年级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doc
- 科创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获批.doc
- 九年级试题12-23.doc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