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高中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doc

江苏高中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高中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

江苏省阜宁中学 高一年级文科历史教学案·必修二 编号:241 时间:2008年4月 编写者:陈斯稳 审定者:张国庆 学科主题: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内容标准 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考试说明 1、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变化趋势 主要服饰 (1)长袍马褂 (2)西装 ①传入 ②流行 (3)中山装 ①设计者 ②特征 ③影响 (4)改良旗袍 ①背景 ②时间 ③影响 (5)列宁装和连衣裙 (6)军装和“干部服” (7)改革开放以后的服饰变化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中国四大菜系 内容 形成 2、西餐 (1)传入 (2)与中餐区别 3 影响 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民居 2、演进: (1)鸦片战争后 20世纪30年代前后 习俗风尚的变革 最为明显的变革 婚俗 (1)古代 (2)清末民初 (3)新中国成立后 (4)变迁趋势 丧礼 变迁趋势 变迁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新中国成立后 其他风俗的变迁 重难点突破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社会生活,包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个方面。近代社会生活的形成与变化,必然意味着社会关系以及相关的社会秩序的变动。从这个角度来讲,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也受到猛烈的冲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新兴的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做出的努力;二是来自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陆续出现、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与世隔绝日久的中国人面前,形成了与传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通商口岸成为中国眺望近代文明的窗口,构成了近代文明向中国内地的辐射源。 活跃在19世纪后期的维新派,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在提倡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改易社会风俗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不仅是对落后陋习的抨击,也表现出对近代文明生活的一种引导。推动了近代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 继维新派之后,20世纪初的革命党人以更深的程度、更大的力度倡导新生活,以推动民主革命的开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领导临时政府期间,以国家名义颁布了改易社会风俗的政令,确立了近代新生活礼俗的合法地位,否定了旧生活陋习的合法性,把自维新运动以来的社会风俗改革推向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各种旧生活陋习卷土重来。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树起科学和民主的鲜明旗帜,批判旧道德、旧礼俗,提倡新道德、新风尚,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外来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山装和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知识链接 中山装 中山装造型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4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