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及其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 1.3.3材料的脆性或韧性 黏弹性:一些非晶体材料,在受力时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黏性,称为黏弹性或弹塑性。 徐变:材料在恒定应力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应力松弛:材料在恒定应变情况下,其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的现象。 1.4.3 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材料的光学性能是指材料对电磁波辐射、特别是对可见光的反应,主要是用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特性来衡量。 例如当一束强度为I的光入射到玻璃中时,在材料的表面会发生光的反射,另外光也会透过玻璃,常常透过的光的强度小于入射强度,这往往是由于玻璃会吸收一部分光。 (二) 显微结构 由光学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米级的组织结构,又称亚微观结构。主要研究材料内部的晶粒、颗粒等的大小和形态、晶界或界面,孔隙与微裂纹的大小、形状及分布。 (三)宏观结构 用肉眼或放大镜即可分辨的毫米级以上的组织,又称构造。 该结构主要研究材料中的大孔隙、裂纹、不同材料的组合与复合方式,各组成材料的分布等。 三、结构中的孔隙与材料性质的关系 1、孔隙的分类 按大小分:粗大孔、微细孔、毛细孔等。 按形状分:球形孔、片状孔、管状孔等。 按透水情况:开口孔、封闭孔 2、材料内部孔隙的来源与产生 3、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1.4.4 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性质,统称之为,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性质,包括材料的抗冻性、耐热性、大气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等。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外,还要受到环境中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物理作用主要有干湿交替、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等,这些变化会使材料体积产生膨胀或收缩,或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长久作用后会使材料产生破坏 化学作用主要是指材料受到酸、碱、盐等物质的水溶液或有害气体的侵蚀作用,使材料的组成成分发生质的变化,而引起材料的破坏。如钢材的锈蚀等等。 生物作用主要是指材料受到虫蛀或菌类的腐朽作用而产生的破坏。如木材等一类的有机质材料,常会受到这种破坏作用的影响。 1.4.5 材料的装饰性 对装饰材料的要求: 材料的颜色、光泽、透明性 花纹图案、形状、尺寸 质感 一、 材料的组成 1、化学组成:化学成分 2、矿物组成: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单质或化合物 1.5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一) 微观结构:利用电子显微镜等观测到的结构 1、晶体:按一定规律在空间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特定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 2、非晶体:质点不按规律排列的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几何外形。 3、胶体:物体以极小的质点作为分散相,分散于连续相(气、水或溶剂)中所形成的体系。 二、材料的结构和构造 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砂浆、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 抗渗等级是指材料在标准试验方法下进行透水试验,以规定的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以符号“P”和材料透水前的最大水压力的0.1MPa表示,如P4、P6、P8等分别表示材料能承受0.4、0.6、0.8MPa的水压而不渗水。用公式表示: S=10H-1 式中:S---抗渗等级; H ---试件开始渗水时的压力,MPa. 1.2.5 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的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标号表示。抗冻标号是以规定的试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其强度降低不超过规定值,并无明显损坏和剥落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以此作为抗冻标号, 用符号“Dn”表示,其中n ”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 如D25、D50等。 常用的两个参数是: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 材料抗冻标号的选择,足根据结构物的种类、使用条件、气候条件等来决定的。 烧结普通砖、陶瓷面砖、轻混凝土等墙体材料,一般要求其抗冻标号为D15或D25; 用于桥梁和道路的混凝土应为D50、D100或D200 。 水工混凝土要求高达D500。 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原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水结冰时体积增大约9%,若材料孔 隙中充满水,则结冰膨胀对孔壁产生很大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孔壁将产 生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