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

人教(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题30分,选择题每题3分) 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姥mǔ 鲑珍xié 匪我愆期yǎn 忧心孔疚jiù B.吐哺fǔ 修姱kuā 夙兴夜寐sù 不遑启居huánɡ C.芰荷jì 越陌mò 象弭鱼服mǐ 便言多令才biàn D.攘诟ɡòu 赍钱lài 体无咎言jiù 淇水汤汤shānɡ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言:说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否:好运气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应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今若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C.步余马于兰皋兮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5.对下列有关文化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指少年时代。 B.“十六诵诗书”中的“诗书”指《诗经》和《尚书》。 C.“越陌度阡”中的“阡”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D.“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点至23点。 6.对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两部作品。 7.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不见复关, 。 ,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2)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小雅·采薇》) (5) ,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6)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二、诗歌鉴赏(8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北海渚,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1)有人说诗中的“佳人”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也有人说这是作者自比,你的看法如何?(2分) 答: (2)本诗在写佳人时分了几个层次?试作简要说明。(3分) 答: (3)全诗通过对佳人形象的塑造,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三、迁移阅读(22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准确。它确是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