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自己修改)介绍.pptVIP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自己修改)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解题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朓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 也就是“在宣州谢脁楼设宴为官职为‘校书’的叔叔——李云饯行”,可判断出诗歌的类型 ———饯别诗 一、李白的思想和生活道路 二、作品写作背景 三、作品赏析 四、艺术特色 五、名家选评 诗仙李白 李白的思想和生活道路 李白的思想和生活道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从五岁到二十四岁(705—724),是在蜀中读书和任侠时期。 从二十四岁到四十二岁(724—742),是追求功业时期。 从四十二岁到四十四岁(742—744),是供奉翰林时期。 从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744—755),是诗人的漫游时期,也是其思想极为复杂的时期。 从五十五岁到六十二岁(755—762),是报国蒙冤时期。 李白的形象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毁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又开始了漫游生活。在753年(天宝十二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写作背景 全诗辞语慷慨豪 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 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弃:抛弃。 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高楼:在谢朓楼上畅饮。 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朓。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朓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朓,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 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俱:都。 都怀有豪放的兴致心高欲飞,想攀登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砍断江水,江水奔得更猛,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晚年流放归来仍壮心不已地欲请缨杀敌,可见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高昂的爱国热情。我们所听到的并非颓唐绝望的哀吟,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灵对黑暗社会所发出的强烈抗议和愤怒控诉。 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那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愁苦、烦闷。 从”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可以看出。 诗人为什么会烦,会忧,会愁? 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李白的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起了李白强烈的精神苦闷。诗作的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艺术特色 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