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 项羽本纪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ǐ)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wàng)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译文: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待,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也无法渡过了。”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wàng)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译文: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yì)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德。”乃自刎(wěn)而死。 译文: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转身背向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宁可站着死, 不愿跪着生!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拼合检验是不是项王的肢体,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niè,聂)阳侯。 乌江自刎中“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揣摩“笑”字 背后项羽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 明确:笑,无奈,苦笑,把被围的原因归结为天亡我,是自负,逃避责任的表现。   在这关键时刻,项羽作出的决定是不肯过江东。他想到的是“荣誉”“尊严”“血性” ,他拒绝苟且偷生,他知耻知愧,就是死他也要死得光明磊落。但他所想要保卫的只是他的盖世英名,他的英雄形象而已,他没有做到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 对项羽拒渡乌江,唐宋诗人多有题咏。其中以唐人杜牧、胡曾,宋人王安石、李清照的诗论较为精辟。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结合学过的课文,小组合作完成项羽的形象特点: 明确:胸怀大志(始皇巡游)、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勇猛善战(巨鹿之战)、儿女情长(项王别姬)、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   残暴凶狠,好杀成性(坑杀降卒,屠咸阳,杀子婴,烧秦宫,杀义帝)   刚愎自用,听信谗言(虽关心士卒,却抑制谋臣,猜忌贤能)   目光短浅(西楚霸王)、优柔寡断、妇人之仁(鸿门宴)   总结: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性格中的缺点和优点决定了他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最后评论了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终在乌江自刎,极叹他的败亡之速。一赞一叹,相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