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第四章 硫化矿的火法冶金
概述
金属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
焙烧过程热力学
焙烧过程中的气相组成
硫化物焙烧动力学
硫化物氧化生成金属
硫化矿的氧化富集造锍过程
1
2
3
4
5
6
7
2
概 述
●大多数的有色金属矿物都是以硫化物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一般的硫化矿都是多金属复杂矿,具有综合利用的价值。
●提取硫化矿中金属的方法较氧化矿复杂。主要原因是硫化物不能直接用碳把金属还原出来。传统的方法是在提取金属之前先改变其化学成分或化合物的形态,而后在下一阶段中被还原成金属。
●冶金工厂处理的硫化物精矿,不仅粒度细、具有很大的表明活性,而且一般含硫量在15-30%,具有很大的发热量。
1
3
●硫化物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归纳为五种类型 :
(1)
是各种有色金属硫化矿氧化焙烧的基础。
(2)
是金属硫化物直接氧化成金属的反应。这类金属对氧和硫的亲和力都比较小,其硫化物容易离解,而其中的硫又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产生二氧化硫,使金属得到还原。
4
(4)
是金属硫化物与其氧化物的交互反应,结果是金属被还原。
(5)
是硫化反应。这类反应对于某些冶金方法是基本的反应。
(3)
是造锍熔炼的基本反应。FeS中的铁对氧的亲和力比较大,能使其它金属的氧化物发生硫化,形成硫化物的共熔体(锍),与矿石中的脉石分离。
5
金属硫化物的热力学性质
2.1 硫化物的热离解
火法冶金中常遇到的反应:
高温下低价硫化物是稳定的,
火法冶金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金属的低价硫化物。
硫的沸点:444.5℃
2
6
气态硫中的含有多原子的S8、S6、S2和单原子的S,
其含量变化取决于温度,计算方法:
7
各种气态硫在不同温度下及 时的分压
8
2.2 金属硫化物的离解-生成反应
衡量金属硫化物稳定性大小:
●离解压-温度的关系图
●吉布斯能-温度的关系图
9
10
11
焙烧过程热力学
3.1 硫化物的氧化
3.1.1 Me-S-O系
(1)
(2)
(3)
●对于所有MeS,反应(1)进行的趋势取决于温度和气相组成。但在实际焙烧温度(773-1273K),平衡向右进行,反应(1)实际是不可逆的,且为强放热反应。
●反应(2)(3)是可逆的放热反应。
(4)
MeS焙烧的主要产物是:
3
12
Me-S-O系平衡图的计算方法:
13
例题:一般的Me-S-O系中的反应、平衡关系式 、等温平衡图
14
●只随 变化而与
无关的反应,垂直于
轴的直线;
●与 的变
化都有关的反应,
斜线。
●虚线表示的反应(1)(2),分别为 时的等压线。
●图中直线为相应各反应的二凝聚相共存的平衡线,自由度为1。
直线之间的区域,是一个凝聚相稳定存在的区域,为二变量体系。
三直线的交点,是三个凝聚相共存,零变量点。
体系中两种类型反应:
15
3.1.2 Me-S-O系的重叠平衡图
目的:获得复合硫化矿
选择焙烧的热力学条件。
例题:Fe-S-O系-Cu-S-O系重叠平衡图。
16
17
3.2 硫酸化焙烧
硫酸盐生成-解离反应的条件,
决定于体系中下述两个反应的平衡条件:
(1)
(2)
18
金属氧化物硫酸化反应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图
由图可知:
●硫酸盐的生成熵很接近,直线几乎平行;
●硫酸盐的生成趋势随温度升高而减弱,离解趋势增加。
19
焙烧过程中的气相组成
4.1 S-O系
硫化物焙烧气相化学组分:
S-O系中的生成反应:
4
20
4.2 氧位和硫位
评价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稳定性的大小
21
4.3 焙烧过程炉气平衡成分的计算
例题:计算Cu-Ni硫化精矿的硫酸化焙烧。
硫酸化焙烧精矿组成
解:假设用含20.7%O2的空气量为m mol,焙烧所得的凝聚相为产物为CuSO4、NiSO4、Fe2O3,气相组成为SO2、SO3、O2、N2、H2O。设ni分别为每种气体的摩尔量。
按1000g精矿量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如下。
22
23
硫化物焙烧动力学
5.1 硫化物的氧化机理
气-固相反应,分阶段进行。
(1)气相中的氧分子由气体中心经由包围着硫化物颗粒的气
膜层扩散到其外表面上―外扩散;
(2)氧分子被吸附到硫化物晶体上,发生氧分子与硫化物之
间的化学吸附。被吸附的氧分子首先裂成活泼的氧原子后
才能与硫化物发生反应。反应最初产物可以认为是某种表
面化合物或中间化合物;
(3)硫原子和氧原子(或离子)在反应区范围内发生化学反
应,反应的气体产物(S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