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要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酬赠诗 (一)赠送诗 (二)酬答诗 思想感情归纳 表谢意(含婉拒) 。 表深情。 表干谒(自荐信 )。 表心志。 A B C D 请同学们概括以下酬赠诗的思想感情. 张籍 (766?—830?)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解题:什么是“节妇”? 节,就是节操、气节。节妇就是守女性之“贞节”的女子。 即女子对她所遭遇的第一个男人的无条件的忠贞。特别是宋代以后,至于明清两朝,这种观念始终是卡在我国女性脖颈上的一道沉沉的枷锁。 读 立节完孤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何不相逢未嫁时。 读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赠珠) (接珠) (还珠) 阅读注释①,理解诗歌的表层内容与 实质内涵之间是怎么的对应关系呢? 主人公:妾—— 第三者:君—— “我”丈夫:良人—— 理由:节妇之节—— 思 张籍 李师道 皇帝(国家、国家的统一) 臣子之节 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追求者的婉言拒绝. 深层内涵: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名声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作者--- 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巧妙的双层面 的诗去回拒 君子坦荡胸怀 ◎在文字层面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描写了一位顾全名节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主旨) 比兴手法 Q:这种迂回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 另一方面,让他看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思 艺术特点 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 比喻手法,形象委婉。 思 风流才子元稹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数年后,妻亡。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宰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 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藉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 此外,元稹还有传奇(小说)《莺莺传》问世,它成为后人写作《西厢记》的蓝本。据传,这是他根据个人经历写作的自传性小说。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这一年王承宗、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平藩的宰相武元衡。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使,被藩镇势力以“越职言事”之罪名,贬为江州司马。 元稹听说后,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有《梦微之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