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题学研究的特效性及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二? 主题学研究的特效性及模式 法国学者布吕奈尔等的著名论著《什么是比较文学》(葛雷? 张连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专门阐释了主题学研究的特效性及模式的论题。其主要内容是: (一)主题学研究的特效性有以下三点 1.主题和意识形态 主题同思想史在这个方面是不可分的。比埃·马什莱研究了凡尔纳作品中岛的“揭示性主题”,他指出,这也是一个“示教”主题,它展示出的是18世纪以来形成的一种“思想母题”。 表现纯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是罕见的。正如米哈伊·巴赫金所指出的,文学作品是“对话体的”,而不是“独白体的。”比较主题研究将是一种变化着的,因而也是活生生的思想态度的研究。 2.主题和诗意 正如让·鲁塞所说,一般说来,形式是心的流露,如果用双关语,我们可以说,形式是内容的流露。没有只能用一种诗意来表达的主题,而任何主题都包含着一种潜在的诗意。想象,照波德莱尔的说法,是“官能的皇后”,它所带来的不是一种中性的主题材料,而是一种根据其固有的结构模式整理的材料。 3.主题的复合 一部作品可以孤立地看,但它的主题却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同其他的主题相互影响,所以如果用主题的复合这个说法可能更准确。 (二)主题研究的模式分以下三个层面 1.个人主题 无论公开的忏悔还是密码信件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用一种个人主题的线编织成的。巴特把这种线称之为“存在(existence)的结构”(而且他特意说明“我说的不是生活(vie)的”),“一种用强迫性观念组成的网”。一个作家的生平是他的传记,它是被人为地组织起来的,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漏;他的存在则是他每时每刻,而且与他所深深扎根的过去分不开。 2.时代主题 主题可以由政治、社会事件构成,同样也可以由文学、艺术事件构成。比如瓦格纳的死对于魏尔伦、邓南遮或托马斯·曼来说意味着什么?托马斯·曼在其《威尼斯之死》中回忆到这件事。这种主题反映一个时代的理想,有时是空题(浪漫主义的仁爱,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还能看到它的痕迹)。这些时代主题可以借助一些流行的形象、景象来表达。漫派作家笔下的暴风雨,从《勒内》中“向往的暴风雨”,到李斯特在其《朝圣的年代》中所表现的暴风雨;上世纪末意大利喜剧中的人物,莫尔根斯泰恩的《吊死的皮埃罗》和拉弗格的《皮埃罗》及勋伯格的《皮埃罗》等。 3.永久主题 可能某个时代的文学比其他时代的文学更明显地同神话有关,但文学总是同神话有关系的,哪怕是在现代;正如尼采所指出的那样,因为“失去了神话的人类永远是如饥似渴地在过去的各个时代中搜寻,以便挖掘到根子,哪怕是一直追寻到最久远的古代”。(《悲剧的诞生》)。传下来的主题可能是永久性的。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