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单元单元能力测试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测试(八) \s\up10(   温馨提示   对应单元综合测试29页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真的小草。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真菌侵入虫体,从虫体获取营养物质,因此,真菌和幼虫的关系属于寄生。 答案:B 2.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起作用的,但是各种生态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干旱地区,水分的多少往往是影响陆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B.在河流湖泊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往往是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农田生态系统是完全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D.在森林中,光照往往是影响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层现象的关键因素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 答案:C 3.(201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解析:标志物脱落,致使第二次捕获的含标志的个体减少,计算结果会偏大,A错误;血球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统计对象包括计数室方格内的和大方格线上的菌体(只计数大方格的相邻两条边线上的酵母菌),如果只计算方格内的,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B正确;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或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在较密集的地方取样或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均会使计算结果偏大,C、D错误。 答案:B 4.(2010·西城抽样测试)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解析: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导致种群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出生率,使种群的密度下降。 答案:D 5.(2010·江西五校联考)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长愈小 C.个体体长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最强烈 解析:由图可知,生物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维持不变,并不旦线性关系;但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个体的体长变小。在种群密度大于500只/平方米时,生物量保持不变,但体长仍然变小。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才越激烈。 答案:B 6.(201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的繁殖期个体数  ⑤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⑥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 解析:种群数量包括各个年龄组个体数之和,不能通过某个年龄组个体数来判定种群数量的增减,①错误;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②正确;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③正确;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⑤正确;个体没有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等属于种群的特征,⑥正确。 答案:C 7.(2011·河北省唐山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合考试)右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为某种群个体数,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b点以后个体的出生率为0 B.若该图表示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过程中的菌体数量变化,b点以后应将培养基的碳氮比调整为31 C.若该图表示青霉菌种群生长的曲线,则青霉素在各个阶段都产生 D.若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