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腐蚀的雕像
什么是酸雨?
提示:你可以试着用PH试纸检测酸雨的PH值。
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
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
PH大于7为碱性。
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原因
工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酸雨的形成
水、硫酸、硝酸
提示:
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pH控制在4。
测定模拟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
2、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在成分上有什么差别?
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出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4、只做一组实验,实验的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清水
模拟酸雨
实验步骤:
1.采用PH=4的模拟酸雨进行实验,设置清水作为对照
2.取6个培养皿,编为1—6号,其中1-3号为甲组,4-6号为乙组,每个培养皿中各放入50粒大豆种子
3.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甲组培养皿中喷洒定量配制的酸雨,每天两次向乙组培养皿中喷洒定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4.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大豆种子的发芽率
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1、如果两个装置中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说明
2、如果用酸雨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
3、如果用清水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
讨 论
1、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查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2、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
成的吗?
酸雨和模拟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不一定是。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①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②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造成死亡;
③酸化的水源威胁人类的健康,影响饮用;
④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4、酸雨的危害
空中死神
酸雨毁坏的树木
5、酸雨的防治措施:
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进一步探究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
??? 我国是世界上电池消费大国,每年用掉的电池数以亿计。然而,我国目前废电池的回收率却很低,大量废电池随着垃圾扔掉了,有些甚至随地乱丢。
无论是普通的干电池,还是电子手表中的纽扣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汞、银、镉等有毒的重金属。
电池里面的汞、银、镉等重金属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漏到土壤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
危害途径:电池里面的汞、银、镉等重金属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漏到土壤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
图中的红色圆点
表示的是排入水
体中的某些有毒
物质,这些有毒
物质在生物体内
是难以分解、无
法排出的。
日本水俣病
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
患者手脚麻木、运动失灵,甚至呈疯癫状态。
日本的水俣病患者
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
患者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患者的胃和肾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1.现象:
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
2.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太阳活动异常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了地球气候。
co2含量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a. 人类燃烧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
矿物燃料
co2
b.人类大面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讲蔬菜害虫的无公害防治要点.ppt
- 第二讲数字视频知识要点.ppt
- 第二讲水和常见的溶液要点.ppt
- 第二讲体外受精要点.ppt
- 第二讲通论一要点.ppt
- 第二讲营养与健康的化学要点.ppt
- 第二讲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要点.ppt
- 第二节 人的生殖要点.ppt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要点.ppt
-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要点.ppt
- 行政管理专科语文文化认知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花卉产业市场拓展报告:2025年区域市场发展与竞争策略.docx
- 花卉产业市场潜力评估报告:2025年市场需求与投资价值分析.docx
- 花卉产业市场消费行为分析:2025年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ZARA快时尚供应链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docx
- 食品饮料行业2025年包装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及2025年运营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物流智能化设备融资租赁市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 绿色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6篇)护林员业务培训班领导讲话.pdf VIP
- Public Opinion-李普曼《公众舆论》英文原版.doc
- 化学_年产1亿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生产工艺设计.docx
-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研究——以常州市为案例.pdf
- 纪金莲版税法 第7章 财产类税法 课件.pptx
- (新课标)新高教版中职(英语2 基础模块)Unit 7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Reading and Writing》说课稿.doc
- 纪金莲版税法 第4章 关税法 课件.pptx
- 纪金莲版税法 第8章 资源类税法 课件.pptx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培训课件.pptx
- 纪金莲版税法 第9章 行为目的类税法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