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生物进化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6.1生物进化
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革命之一,它强烈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包括人类自身发展的进程。虽然进化论常被认为是达尔文的贡献,但达尔文的许多观点实际上都是基于较早前他人的观点。我们同样需要明白进化与作为达尔文的主要观点的自然选择是不等价的。此外,进化的原因还包括达尔文未提及的影响因素。
6.1.1进化理论的历史
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2日建立地球。但是地质学家发现那个时候的地层(地层指压缩的岩层,其中新的沉积物覆盖旧的)包含了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表明在那时有一系列不同的生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居住在地球。
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比较了现存物种与生物化石,发现几个这样的进化体系:年代较远的化石~年代较近的化石~现存生物。从这些证据看出适应性进化的机制:首先,生物体的某些部分充分利用的较多,那么经过一段时期后,这些部分就会有更多的进化,导致有明显的改变;然后,这种在生物生存时产生的后天性改变会遗传给其后代 —后天获得性
达尔文同意拉马克关于环境影响进化和适应性的观点,但认为自然选择比起拉马克的“用进废退”更加重要。达尔文关于进化的论点也包括了几位早期的非生物进化领域的科学家的一些研究工作,如林奈的分类系统和居维叶的化石研究。这两位学者发现地球的年龄要比神学家根据圣经资料所推测的年龄要老,因为地质变化是缓慢发生而不是突然发生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缓慢过程才能引起地质层的明显改变。
来自同一祖先的鸣禽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
(1)进化:或叫变异的遗传。
(2)自然选择
6.1.2进化与自然选择的证据
1.同源性-两种或更多生物的性状起源于这些生物的共同祖先的同一性状。
2.化石证据
化石证据显示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鱼化石
两栖动物化石
爬行动物化石
哺乳动物化石
弹涂鱼
3.趋同进化与趋异进化
袋鼹Notorytes typholops
(哺乳纲-后兽次亚纲)-澳洲
鼹鼠(哺乳纲-真兽亚纲)-亚非欧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蜜貂Tarsipes spenserae
4.退化的器官
5.比较解剖学:同功器官
6.可观察到的自然进化的过程
娥类的工业黑化
7.对杀虫剂与寄生生物的抗性
澳洲的欧洲兔 粘液瘤病毒
99.8% 90% 40-60% 20%
8.人工选择
9.明显缺点
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
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近年正越来越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间断平衡论
间断平衡论是古生物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进化学说,1972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N. 埃尔德雷奇和 S.J.古尔德提出后,在欧美流传颇广。认为新种只能通过线系分支产生,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
两者间的区别:
① 传统学说强调进化是物种在自然选择下的渐进演变过程;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进化是突变与渐变的结合。强调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在地质上可忽略不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这个迅速的过程叫种形成。物种形成后,在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变异,叫线系渐变。
② 传统进化论认为进化量(即生物种系在一段时间内的性状演变总量)是渐进变异逐渐积累的总和,线系渐变是进化的主流;间断平衡论则认为虽然渐变也可造成变异,并积累形成新种,但其在总变异量中所占份额很小,种形成才是进化的主流。
③间断平衡论强调变异的随机性和地理隔离对种形成的必要性。它认为形成新种的原料是个体突变,突变是无定向的。只要对适应无害(中性) ,就可能闯过自然选择这一关而有可能形成新种。它又强调大多数新种是从父种地理分区边缘上被隔离的孤立小种群中形成的,因为在这孤立种群中产生的突变,不致因基因交流而失去特性,其中多数虽被淘汰,少数仍能被选择保留下来而形成新种。
南方古猿(400万年前)脑量400毫升
直立人(50万年前)脑量900毫升
现代人脑量1400毫升
古猿 直立人
500毫升/350万年/20年一代=0.003毫升/代
新灾变论
新灾变论(neocatastrophism)为OHSchindewol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节》要点.ppt
- 第六章第四节青藏地区要点.ppt
- 第三讲第1课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点.ppt
- 第三讲古典文献的书目要点.ppt
- 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要点.ppt
- 第三讲贵族化的文学时代要点.ppt
- 第六章第一节汽车动力性的检测要点.ppt
-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要点.ppt
- 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2要点.ppt
- 第三讲果实形成与发育机制要点.ppt
- 奔驰培训资料CLS车型介绍 中文.pdf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7-能量衡算说明书.doc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8-物料衡算说明书.doc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3、第三章、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pdf
- 2018化学战剂中毒的现场处置-wuqh.pdf
- 白车身设计GD&T简单培训.pdf
- 2021年全国优秀技术经理维修案例-高压电系统-7583744-德州华运-张作村.pdf
- 奔驰培训资料ME 9.7 KE发动机控制系统 中文.pdf
- 镇海炼化硫磺回收制二硫化碳生产项目大气污染估算报告(硫芳百世).docx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15、第十五章、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