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生与保健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就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体质。所以,世界各地,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寻找健康与长寿的途径和方法,故最新的基因学说认为人可以活到200岁。其实祖国医学文献上早有记载,但认为是生命是有一定的限度。称为“天年”。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说:“百岁乃得终”。“百岁,……形骸独居而终矣”。都指出了“百岁”是人的寿命。在《尚书·洪范篇》指明了:“寿,百二十也”。这与V·V·Frolkis和美国学者海弗利克认为人体约有500亿个细胞组成,从胚胎开始分裂50次左右后,便停止了正规分裂,细胞死亡,来推算人类的寿命应达120年左右是相同的。西德H·Franke( 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不生病,又未遭受外来因素,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时才出现生理死亡。这都是人类的愿望,也是梦寐以求的理想。要实现它就要了解祖国医学的摄生方法。知道疾病、寿命、摄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应明确摄生学说在预防医学上的价值和地位。
一、摄生
“摄生”二字最早见于隋代,扬上善撰写的《黄帝》,清代·薛生白《医经医旨》。后又取名于“道生”。后世因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又称之为“养生”。简而言之,就是“保持生命,讲究卫生”的意思。
古人对养生有二个概念:(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联系两方面,也是用预防思想的观点来作“养生”实践指导。
二、长寿和早衰的基本原理
(一)保持长寿的基本方法
(二)导致早衰的基本原因
三、“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疾病的根本
“两虚“是指人体正气虚和虚邪,也就是人当正气虚时,遇到了虚邪侵害而成病,那么虚邪是什么?正气又如何虚?
(一)“不虚“是不病的主要原因
(二)预防“虚邪”的侵袭的重要性
(三)“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优越性
四、祖国医学对健康与长寿的认识
(一)四时与养生的关系
(二)生、长、壮、老、死是人生必走之路
(三)人体生壮老死气血,五脏盛衰阶段特点
(四)肾气虚衰是衰老的关键
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从这段话道明了人的生活、起居、精神等活动。应该与四时自然环境相适就可以采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以顺应万物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这也是“阴”和“阳”的调摄。
(一)“春夏养阳”理论根据
(二)“秋冬养阴”的理论根据
总的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摄生方法,只有阴气充沛和平,阳气才能闭藏,才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一)保持长寿的基本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法于阴阳——适应四时阴阳变化
和于术数——锻炼身体
食饮有节——定时定量
起居有节——作息有规律
不妄作劳——劳动有限度
形与神俱(形体)(精神)
百岁乃去
知道者
返回
(二)导致早衰的基本原因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故半百而衰也”。
不知道者
以酒为浆——恣饮无度
起居无节——生活无规律
醉以入房——嗜酒纵欲
逆于生乐——贫图生活
不知持满——不能保持充沛精神
耗散其真(损伤身体)(耗散真气)
半百而衰(五十岁即衰老)
返回
(一)“不虚“是不病的主要原因
《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而不病者,盖无虚”。表明人体正气不虚时,有抗病能力,这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天人相应”同一道理。“正气”二字,是对邪气而言,实为人的“真气”。它是由天空之气和水谷之气所产生,能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和顺,才能“无虚”而不病。所以,调理人体“无虚”是养生方法之一。
返回
(二)预防“虚邪”的侵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外界的正常气候是周而复始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着,使万物生长着,这是正常的变化称为“正气”,又称当令之气,一当反常时才称为“邪气”,又称非令之气(六淫),时常乘人体正气虚弱时害人,此称为“虚邪”,如乘防卫不懊则侵袭人体之风叫“贼风”,这都是致病因素。古人曾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预防“虚邪”“贼风”是养生方法之二。
返回
(三)“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优越性
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论述了古人对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的观察,不但影响了一切植物的生、长、收、藏。同样也影响了体内的五脏六腑,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起居、饮食、精神。如果人们不注意就会失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气候突变之际,诱发疾病内伤了五脏六腑之精气,使脏腑功能失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建筑史2试题.ppt
- 绪言2015绪论.ppt
- 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试题.ppt
- 续期宝APP上线机构宣导片绪论.ppt
- 蓄电池的检修绪论.ppt
- 中国建筑史第二章_城市建设试题.ppt
- 蓄电池结构特点绪论.ppt
- 中国建筑史--三国至五代建筑试题.ppt
- 中国建筑特征20141028试题.ppt
- 宣城项目二季度营销方案(定稿)绪论.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