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地理环境。
地
理
环
境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及气候 等
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
历代行政设置
一、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历代疆域图
中国民族分布图
中国人口分布图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疆域、政区、民族、人口等方面的特征。
1.气候特征: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国土的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
冬季多刮北风,夏季多刮南风,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三是大陆气候强。
冬冷夏热,气温年差较大。
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是节气文化与气候。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节气文化是适应农业需要而很早就发展起来的。
二是中医文化与气候。中医学把外感病邪分为“风寒湿热燥火”。俗称“六淫”,大部分与气候有关。
三是诗词与气候。
2.地形、地貌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
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3.疆域特征:
疆域:各朝代的疆界变化,有哪几个朝代的疆域比现在的大呢?
西汉、唐、元、清
疆域的广大,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4.政区特征:
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是人为划分的 。
我们了解政区划分,主要是探讨了解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机构组织及权利分配。
(1)商周: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制度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时代。
(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
(4)隋唐:恢复郡县两级制。
(5)宋朝:加强中央集权。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
(10)现代:1949年建国后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地(包括自治州、盟)县(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
(6)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确立了行省制度。
(7)明:明洪武九年废除行中书省。
4.民族特征:
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其次要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再次,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互相接近和融合,共同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人口特征:
历史上,中国人口有三大特点:
第一是人口众多。
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
第二是分布不均衡。
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可以细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农业。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都是依靠优越的农业环境养活了大量的人口,供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传统的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理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精品课件.pptx
- 空分液化装置工艺卡片.pdf VIP
- 2021年5月22日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pdf VIP
- 上交大《高速铁路动车组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模块6.pptx VIP
- RICOH理光DD 3344c操作说明书.pdf
- 食堂装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pdf VIP
- GB51162-2016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中国区实践赛(昇腾Al赛道)省决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