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消化 与 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四、单胃消化
三、口腔消化
五、复胃消化
一、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六、吸 收
二、摄食的调节
第一节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
消化与吸收
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过程。
消化(digestion):
消化是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分子结构复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为简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与吸收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微生物消化
消化过程
机械性消化
生物性消化
一、消化管的特性
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管的结构
整个消化管被一层浆膜包围。
从外到内:浆膜层、纵行平滑肌层、环形平滑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
消化与吸收
(二)消化管的一般特性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较大的展长性;
持续的收缩或紧张性;
节律性收缩。
平滑肌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学特性:
消化与吸收
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较小,K+的外流是主要原因,也存在着少量Na+内流和Cl-外流;Ca2+的跨膜扩散和Na+泵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产生。
2、慢波电位(slow Wave)——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和周期性的电位波动, 其频率较慢, 故称为慢波电位.
3、动作电位——也称快波,产生在慢波基础上, 一个至数个; 时程较短(10-20ms), 幅值较高. 去极相由慢钙通道介导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Ca2+, 也有Na+).
消化与吸收
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紧密相联系。
慢波电位并不引起肌肉的收缩,但可使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它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一旦去极化达到了阈电位水平,即在其波幅上产生1至数个动作电位。这种慢波变化决定着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和速度。因此,又被称为基本电节律
threshold
三种肌肉组织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比较 ※
二、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道具有大量多种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它们散在分布于粘膜上皮细胞之间,分泌的多种激素和激素类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由于胃肠道粘膜面积巨大,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数量超过了体内所有内分泌腺体中内分泌细胞的总和。因此,消化道又被认为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消化与吸收
胃肠激素
细胞名称
分布部位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生长抑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抑胃肽
胃动素
神经降压素
胰多肽
胰泌素
A细胞
B细胞
D细胞
G细胞
I细胞
K细胞
Mo细胞
N细胞
PP细胞
S细胞
胰岛
胰岛
胰岛、胃、小肠、结肠
胃窦、十二指肠
小肠上部
小肠上部
小肠
回肠
胰腺、胃、小肠、大肠
小肠上部
消化与吸收
1.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胃肠激素中的许多激素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所以,也将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称为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3. 营养作用。
2. 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消化与吸收
采食活动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活动之一,也是动物消化代谢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动物用嘴捕捉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腔的过程称为采食(prehension)。
动物依靠视觉和嗅觉摄取食物,食物进入口腔内依靠味觉和触觉的综合活动来评定,并把其中不适合的物质吐出去。不同动物其采食方式不同,但都以唇齿舌作为摄取食物的主要器官。
一、采食
消化与吸收
1.食欲中枢:
2.短期调节:
3.长期调节:体脂(抑制摄食)
(胰岛素、瘦素)
消化道的各种感受器
采食中枢
采食活动
下丘脑
摄食中枢
饱中枢
采食的调节
(一)咀嚼和吞咽
1.咀嚼:粉碎、混合、减少刺激
2.吞咽:吞咽过程分三期:
口腔期:口腔→咽部(随意动作)
咽期:咽→食管上端(呼吸暂停)
食道期:食管→胃(食管蠕动)
二、 口腔内消化
(二)唾 液:
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口腔小腺体
由浆液细胞组成,分泌不含黏蛋白的稀薄水样唾液
由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
分泌含黏蛋白的水样唾液
由黏液细胞组成,分泌含黏蛋白的粘稠唾液
人体唾液腺分布图
消化与吸收
唾液的性状和成分:
无色透明、略带黏性、弱碱性
(pH:猪7.32,反刍动物8.2,人6.6-7.1)
消化与吸收
唾液的生理功能:
(9) 反刍动物尿素再循环,减少氮的损失
(1) 洁净口腔(冲淡、中和、清除残渣和有害物质)
(8) 含淀粉酶(中性环境下起作用)
(5) 幼畜含脂肪分解酶,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要点.ppt
- 第三节社会行为要点.ppt
-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要点.ppt
- 第三章工质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湿空气要点.ppt
-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要点.ppt
-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点.ppt
- 第三节生态系统-欢迎光临广州市白云中学要点.ppt
- 第三章观赏水草的配置与养护要点.ppt
-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要点.ppt
- 第三章光电子技术-2(声光调制和声光偏转)要点.ppt
- 《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优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语文学习困难学生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微机电系统(MEMS)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中的集成技术》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课堂资源智能生成与整合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低年级学生责任感培养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Unit 5 Developing Presenting Ideas 重点单词短语课后练习.docx
- 高中政治辨析式教学中的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据加密技术在智慧农业大数据隐私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教育平台用户界面优化对学习效率的提升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