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六章其他细菌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细菌 第十六章 弯曲菌属 第一节 *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广泛分布 于动物的肠道内 * 主要引起人类的胃肠炎和败血症,为动 物源性疾病 * 对人类致病最常见的是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C. jejuni subsp. jejuni 一、生物学性状 1. 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的形态学特征 * 形态细长,呈弧形、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 * 革兰阴性 * 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负染 21000 电镜图 革兰染色 2. 培养特性 * 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CO2的环境 中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随菌而定(37~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 营养要求高,需加入血液、血清才能生长。 * 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36小时可见 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 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 空肠弯曲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特征 (3~4 d) 3. 抵抗力 * 抵抗力弱,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 毒剂所杀灭,56℃ 5分钟可被杀死。 * 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 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但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 二、流行病学特征 * 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 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 * 污染食物和饮水,可引起人类急性 肠炎和食物中毒。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1. 临床表现 *痉挛性腹痛、腹泻、血便或果酱样便,量多 *头痛、不适、发热 *通常该病自限,病程5~8 d *败血症、脑膜炎等 2. 致病物质 (特异性作用尚不清楚) 粘附素 细胞毒性酶类 肠毒素 3. 免疫性 * 机体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 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 杀灭细菌。 * 激化补体,达到溶菌目的。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粪便,肛拭,剩余食物 (立即送检) 镜检:革兰染色观形态 悬滴法:观菌鱼群样或螺旋样运动 PCR:直接检出粪便中的弯曲菌 检测方法 标本 五、防治原则 * 无特异性疫苗 1. 预防 * 本病的预防在及时诊断和治疗病人, 以免传播;加强卫生防疫及人畜粪便 管理,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2. 治疗 * 本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常用红霉 素、四环素、庆大霉素治疗。 * 脱水病人注意补充液体、纠正体内 电解质紊乱。 螺杆菌属 第二节 *螺杆菌是一个新的菌属,主要引起消 化道病变。 *1989年根据此菌的RNA序列、细胞脂肪 酸谱、生长特征及其他分类上的特征,认为此菌不属于现有的任何菌属,而正式划分出一个新的菌属——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 *1979-1981年,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培养出Hp。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p发现者、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家: 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 罗宾·沃伦(Robin Warren) *幽门螺杆菌位于: 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 弯曲菌目(Campylobacterales) 螺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1.感染率: *发达国家(成人) 45% *发展中国家(成人) 60%~80% *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检出 率可高达80%~100%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粪-口或口-口传播 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Hp感染自愈率接近零 一、生物学性状 1. 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学特征 革兰染色阴性螺旋弯曲形,细菌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长2~4 ?,宽0.5~1.0 ?。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菌,末端钝圆 在胃黏膜上皮表面,胃小凹内及腺腔内, 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 Hp 2.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 生长时需CO2,微需氧,37℃,pH 6~8; 培养时需动物血清或血液;菌落呈无色 透明针尖般大小。 * 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 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急性炎症 * 恶心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