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
2011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命题探究
1.依据折线统计图、柱状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判断人口增长的模式与特点
2.以“民工潮”、“民工荒”、大型工程移民、民工返乡潮等为背景,分析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及影响
3.结合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十四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知识回顾
一、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表现为一条“ ”曲线。(J形)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 与 相减的得数。(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 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其中 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基础 生产力)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生产力水平
极为低下,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温馨点拨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异同
(1)在时间上,两种人口增长模式均出现于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之前,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出现更早。
(2)在基本特点上,两种人口增长模式均属“高—高—低”特点,但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平均寿命有所延长。
2.“高—低—高”模式
分布地区
欧洲等发达国家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存在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因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粮食增产,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对现阶段的影响
虽采取人口控制政策使人口增加势头受到一定遏止,但自然增长率仍不低
3.“低—低—低”模式
(1)转变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 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 和 的变化。(医疗卫生技术 生育观念 生育行为)
(2)基本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低 低)
(3)分布地区: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有的甚至出现人口 或 。
(零增长 负增长)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目前已进入“ ”型。(三低)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爆炸”
(1)含义: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 情况,反映近100多年来 的现象。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猛增)
(2)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 。(急剧膨胀)
产生的原因
(1)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2)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2)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
加深,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①概念:在一定的 和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 。
(自然资源 经济社会 最高人口数量)
②特点: 、相对性、 。(临界性 警戒性)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 、 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资源 环境)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 和 的大小。(人口规模 经济规模)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中。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升降上,具体如下表所示:
图示
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原始型
传统型
历史
时期
原始社会
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32937-2016》知识培训.pptx VIP
- 3.1 波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应用密码学》配套教学课件.ppt VIP
- 演讲台风训练.ppt VIP
- 演讲比赛培训方案.pptx VIP
- 演讲台风适用于演讲训练培训.ppt VIP
- 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docx VIP
- JC-T 2027-2010 高纯石英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管理笔记》.docx VIP
- 宁夏平罗县几种典型土壤修正系数的确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