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醛酮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醛和酮均含有羰基官能团: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叫醛: —CHO 或 叫醛基。 羰基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两个烃基的叫酮。 一 醛、酮的命名、分类 1. 醛酮的定义 分 类 1).据分子中含羰基的数目可分为: 2).据烃基的饱和程度可分为: 3).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为: 4).酮又可分为: 脂肪族醛酮命名: 以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主链中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酮需要标明位次): 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靠近羰基的碳原子,其次为?、?、…... 2. 醛酮的命名 例如: (2)芳香醛、酮的命名,常将脂链作为主链,芳环为取代基: 三 醛酮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甲醛为气体,12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醛酮为液体,其他多为固体。 羰基有极性,极性分子,不能形成氢键。沸点比醇低,比醚和烃高 2 熔沸点: 3 溶解性: 低级醛酮易溶于水,C原子增加,水溶性减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4 气味: 低级醛刺激气味,中级醛花果香味,8-13碳原子醛用作香料。 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位置与特征 四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亲核试剂的分类 含碳的亲核试剂 含氮的亲核试剂 含氧的亲核试剂 含硫的亲核试剂 1)与HCN ①可逆 ·CN—进攻羰基是决定反应速度的步骤。 1. 与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2 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反应 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亚硫酸氢钠可以和 醛 or 甲基酮及7个C以下的环酮的羰基发生加成反应,产物称为:亚硫酸氢钠加成物。 ② 醛、脂肪族甲基酮、8个碳以下环酮。 ① 可逆 ③ 应用。可用于鉴别、分离、提纯醛和酮。 (2) 与醇加成 (条件:无水酸催化) ① 反应是可逆的。 ② 半缩醛是不稳定的,易分解为醛和醇。 ③ 缩醛较稳定。缩醛水解又转变为原来的醛和醇。 ④ 应用。保护活泼的醛基或羰基。 含N亲核试剂NH3或取代氨能和醛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反应是可逆的; 2.与含N亲核试剂的加成 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 ① 氨的衍生物 H2—N—Z Z = —OH 羟氨 —NH2    肼 —NHC6H5 苯肼 —NHCONH2 氨基脲 —R 胺 醛、酮与羟胺的反应 其它胺的反应 ② 反应 特点:a.由碳氧双键转变成碳氮双键。 b.常用来鉴别醛酮。 c.??分离提纯醛、酮 。 肟、腙、苯腙以及缩氨脲在稀酸作用下,能水解为原来的醛和酮 例:乙醛肟的熔点是:47℃ 环已酮肟的熔点是:90℃ 醛酮生成的亚胺如:腙常常具有稳定的熔点及漂亮的晶体形状,常用来鉴别醛酮等羰基化物: 常用试剂:如2,4-二硝基苯肼——得到黄色结晶(有时是棕红色固体) 3 卤仿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α位的甲基的3个H都可被卤素取代,产物易断裂成卤仿和醋酸盐,如 1,1,1-三碘代丙酮 碘仿(黄色结晶) NaOI有氧化性, 可被氧化成甲基酮,从而进一步发生反应.   可以用碘仿反应来鉴别与羰基相连的是否为甲基 Organic Chemistry WENZHOU UNIVERSITY 4 羟醛缩合作用(aldol condensation) 在碱的催化下,有α—氢的醛可以发生自身加成,生成β—羟基醛,而酮只能得到少量的β—羟基酮,反应可逆 ?-羟基醛 2-丁烯醛(?,?-不饱和醛) 醛分子间 羟醛缩合反应也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若两种不同的醛进行反应,产物有四种,没有制备意义。 若两种醛中一种没α-H;则反应比较单一  如苯甲醛和乙醛的反应 肉桂醛 3 氧化 酮不易被氧化,但醛的羰基中有氢,很容易被氧化成羧酸。弱氧化剂也可氧化醛,可用来鉴别醛和酮-----银镜反应 土伦试剂:硝酸银的氨溶液; 斐林试剂:硫酸铜,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溶液 本尼地试剂: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的混合溶液 酮的氧化(强氧化剂作用下) 羰基与两侧的碳原子间的键均可断裂 4 还原 2.1 还原为醇 催化氢化 醛或酮经催化氢化分别被还原成伯醇或仲醇 黄鸣龙院士 1898年8月出生,江苏扬州人 教育 Education: 1915年—1918年 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现浙江医科大学) 毕业 1918年—1919年 上海同德医专 1919年—1924年 瑞士Zurich大学? 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Experience: 1925年—1934年 浙江医药专科学校 教授? 南京卫生署化学部主任 1934年—1938年 德国维池堡大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