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神经心理康复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 神经心理与认知康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朱文宗 neuropsychology 第一节 脑功能的可塑性 第二节 神经心理康复机制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临床常见神经心理的康复 neuropsychology 第一节 脑功能的可塑性 一、大脑结构的塑造 (一)外周环境刺激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二)其他因素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特别 在胎儿和婴幼儿期,多种因 素如营养不良、化学毒素、 疾病感染、吸烟、喝酒等都 会对大脑造成发育不全。 neuropsychology 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称之为可塑性(plasticity),或可修饰性(modifiability)。 二、神经可塑性与大脑功能重组 neuropsychology 胚胎发育期脑内神经回路的形成一般而言是由基因控制的。但这一时期神经回路的联系是相对过量的,胚胎期这种过量的神经连接在形成成熟的神经网络之前,必须经过功能依赖性和刺激依赖性调整和修饰过程。 因此,即使是在发育期,环境因素与基因因素同样对发育期神经系统可塑性起决定性的影响。 (一)大脑可塑性 发育期可塑性 neuropsychology 成年损伤后可塑性 在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内,神经回路和突触结构都能发生适应性变化,如突触更新和突触重排。 在神经损伤反应中,既有现存突触的脱失现象,又有神经发芽(sprouting)形成新的突触连接。神经损伤反应还可以跨突触地出现在远离损伤的部位 。 neuropsychology (二)突触的可塑性 神经元受损后,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称为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neuro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突触的可塑性表现为突触结合的可塑性和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结合的可塑性是指突触形态的改变及新的突触联系的形成和传递功能的建立,这种可塑性持续时间较长。 传递的可塑性指突触的反复活动引起突触传递效率的增加(易化)或降低(抑制)。 突触的可塑性形式 neuropsychology 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复杂性。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生活环境的改变的确可以引发起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变化。 环境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neuropsychology 干细胞移植具有潜在生物学价值,已成为神经医学领域最令人注目的研究热点,预示干细胞移植在脑卒中治疗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新神经元的产生 neuropsychology (四)神经再生 所谓神经再生作用,并非指神经元的新生,而是在指神经元受损伤后,其曾经支配的区域,由尚存活的轴突生出新支,填补腾空的突触,重建神经网络联系。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从分子、细胞到整体的各个层次的变化。 无论中枢或外周,神经再生主要是指轴突的再生,其再生的前提是必须有能行使功能的胞体存在。 neuropsychology (五) 脑皮质功能区的重组 学习活动可以修改皮层分布 长期密集的技巧训练,例如学习弹钢琴或打太极拳等,能使受训者熟练地掌握技巧,而技巧的掌握与大脑结构的改变又有密切相关的关系。 学习与训练可以改变脑皮质的组织,乐师的训练或盲人利用手指摸读“点字”的训练,都能使大脑功能区重组。这种重组主要是扩大了经常应用的功能区。 neuropsychology 活动可以修改皮层分布 neuropsychology 损伤可重组大脑皮层功能分布 Kaas等(1983)切断了猴子的中指(第三手指),其后,原来属于第三手指的功能区因为失去刺激作用而被第二、第四手指侵占了,第二和第四手指输入的活动激活了本来属于第三手指的功能区 。 neuropsychology 脑卒中后的猴子 Nudo RJ 1997 在 松鼠猴皮质手部运动区制作脑梗死病灶,并观察康复对皮质的影响: 1.没有采取干预措施时,损伤附近的手功能区进一步缺失;这种组织功能缺失可能由于手部的废用。 2.限制健手使用并对患手进行重复的技巧性训练,不仅可以预防组织的缺失,还能够使受损区周围的手功能有大约10%的增加。 neuropsychology 大脑皮质功能的全息学说 拉什利认为一个皮质功能区之内的各个部位,对该区支配的行为有同等功能,这就是大脑皮质功能的全息学说的观点。 大脑功能区域全息学说虽然可以解释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部分现象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