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造规划总部安技环保部
2011年5月20日
环境、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公司节能减排
讲座:
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二、环境污染及机械工业环境保护
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四、DFL节能减排对策措施
目 录
环境:《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一)环境
广义的概念: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狭义的概念
中心事物是人类,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
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
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可分为自然环
境与人工环境两种。环境是指可为人类开发
利用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财富。实质上指
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经济基础,即自
然资源。
(二)环境的概念
根据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大小及关系的远近不同--
宇宙环境
地球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聚落环境)
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1972年登月的施密特说,站在月面上远眺38万公里外的地球,就像在看一个悬挂在太空中的“一碰就碎的蓝色水晶球”。
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三)环境--按范围分类
自 然 环 境
物质
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
能量
空气、阳光、引力、地磁力
自然
现象
太阳的稳定
地壳的稳定
大气力量
水循环
水土演变等多种自然因素
地质构造情况
地震、火山情况
海啸
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四)自然环境的构成框图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不断斗争的历史。
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不断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环境观念:
① 自然是人类的主宰;
② 人定胜天;
③ 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点含义:
一是“需要” ;
二是“限制” 。
一、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五)人类环境观念的变迁
二、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使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结果。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们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现象。
环境破坏: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即由于毁林毁草开垦荒地、过量放牧、掠夺性捕捞、乱猎滥采、不合理浇灌、不适当的水利工程、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和破坏性采掘、人口增长过速和都市化等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耕地锐减、草地退化,盐碱化,森林蓄积量下降、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等。
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与环境关系不相协调的结果。它是人与环境在一定的时空中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可以将人与环境的关系分为三个阶段。
(一)环境污染
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工业革命前)环境问题仅是物理性冲击。环境问题的范围小、发生时间长,造成环境问题具有局部性特征,对环境的整体功能冲击小,对人类生活质量的要求并无多大的危害,解决的办法也简单:人口迁徙,休耕。
以“十大公害事件”为代表:
①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二氧化硫、粉尘。一周内约60余人死亡;
②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4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1946年-1955年,死亡约400余人;
③ 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4天内死亡人数约17人,约
6000人的呼吸系统受损害;
④ 伦敦烟雾事件:1952~1962年间英国伦敦,SO2、烟尘、刺激性硫酸烟雾。1952年12月,三
天内与此有关的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
⑤ 四日市气喘病:1955年日本四日市,SO2浓度高,导致约800余人患哮喘病,死亡30多人;
⑥ 富山县骨痛病: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铅锌冶炼厂排出的含镉废水患者130余人,死18
人,多人因不堪疼痛而自杀;
⑦ 水俣病事件:1935~1965年日本水俣湾,含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