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下工程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部分 岩石地下工程 采矿工程系 刘金海 围岩与支护的共同作用 古典和现代地压理论 岩石地下工程稳定与围岩控制 软岩工程 岩石地下工程围岩压力与控制 围岩与支护的共同作用 一般概念 (1)支护所受的压力及其变形,来自于围岩在自身平衡过程中的变形或破裂导致的对支护的作用,因此,围岩性态及其变化状况对支护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2)另一方面,支护以自己的刚度和强度抑制岩体变形和破裂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一过程同样也影响支护自身的受力。 (3)共同体这两方面的耦合作用和互为影响的情况称为围岩—支护共同作用。 (4)岩石地下工程的支护可能有两种极端情况 当岩体内应力达到峰值前,支护已经到位,岩体的进一步变形(包括其剪胀或扩容)破碎受支护阻挡,构成围岩与支护共同体,形成相互作用。如果支护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则共同体是稳定的。否则,共同体将失稳。 当岩体内应力达到峰值时,支护未及架设,甚至在岩体破裂充分发展,支护仍未起到作用,从而导致巷道发生冒落,此时的岩石工程将整体失稳。 共同作用原理 前面研究过轴对称圆形巷道弹性、弹塑性应力和位移解。这里继续分析这种情况来说明共同作用原理。 根据弹塑性位移公式式,并将RP代替,可得到: 从上式可以看出,巷道周边位移和支护反力成反变关系,其变化关系如图的a曲线所示,此曲线即为围岩特性曲线。 一般来说,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关系情况,可根据计算或实验获得它们的关系曲线。 如果对于轴对称圆形巷道内修建圆形衬砌,如图所示,则可将圆形衬砌视为受均布外压力P的厚壁圆筒,若圆筒的内、外径和材料弹性常数分别用 表示。 根据弹性理论的厚壁圆筒公式,可得到圆筒外缘的径向位移为: 如果将两式联立求解,即得围岩和支护结构共同作用时的解,在图中即为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的交点(工况点)的坐标。 围岩特性曲线和支护特性曲线构成了它们共同作用的关系。 从共同作用曲线关系图可以看出: (1)如果改变支护结构的刚度,就可以改变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若降低其刚度,支护结构受力减小,但巷道位移增加。 (2)还反映岩体力学性质和支护时间对共同作用的影响。岩体性质越软,围岩特性曲线越向外移动,变形也越大;支护时间越晚,支护曲线起点离坐标原点越远,支护工作压力越小。 在支护过程中就有柔性支护和刚性支护的区别,以及支护“让压”的说法。当采用柔性支护时,允许巷道有一定的变形,以减小支护的受力,保证支护安全和避免过大的投入。 普氏地压学说——普罗托吉雅柯诺夫 太沙基地压学说——太沙基,美籍奥地利土力学家 现代地压估算公式——深井巷道支护实践经验 古典和现代地压理论 太沙基,现代土力学的创始人。1912年获得格拉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维也纳高等工业学院、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太沙基在1936年的第1届到1957年的第4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上连续被选为主席。由于学术和工程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他获得过9个名誉博士学位。他是唯一得到过4次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最高奖——诺曼奖的杰出学者。 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深埋洞室开挖之后,由于节理的切割,洞顶的岩体产生塌落。当塌落到一定的程度,岩体会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此时,既使不作支护、洞室的顶部也将保持自我平衡。将普氏理论又称为自然平衡拱理论。 普氏地压学说理论 巷道埋深Z≥(2~2.5)b,b为压力拱高度。 式中σc 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 也可按上式计算岩体似内摩擦角φk : 采用坚固性系数f(普氏系数 ) 普氏理论假设条件 (1)将岩体视为具有一定粘结力的松散体。 (2)洞顶岩体能够形成压力拱; (3)沿拱切线方向只作用有压应力,而不能承受拉应力。自然平衡拱以上的岩体重量通过拱传递到两帮,对拱内岩体不产生任何影响。即作用在支架上的顶压仅为拱内岩体重量,与拱外岩体和坑道埋深无关。 两种力学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模型1:假定坑道两帮岩体稳定( f2),而坑道顶部岩体不稳定,会发生冒落而形成自然平衡拱。 模型2:假定坑道两帮岩体也不稳定( f2),发生剪切破坏,导致平衡拱的跨度扩大。 模型1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平衡拱形状:平衡拱形状为一条抛物线,其方程为: 平衡拱跨度:平衡拱跨度等于巷道跨度2a。 平衡拱高度b: 平衡拱面积: 单位长度平衡拱内岩体重量W: 单位长度坑道上作用在巷道支架上的顶压pv: 模型2 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平衡拱形状:平衡拱形状为一条抛物线,其方程为: 平衡拱跨度:两帮岩体发生剪切破坏,其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0+φ/2,此时平衡拱跨度将增大至2a1。 单位长度坑道上作用在坑道支架上的顶压pv:支架受到的顶压近似等于DCC’D’部分岩体的重量,即 平衡拱高度b′: 支架受到的总的侧压力Qh:可按滑动土体上有均布荷载q=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