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苯丙素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五 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本 章 内 容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 第三节 香 豆 素 第四节 木 脂 素 广义包括:  简单苯丙素类  (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酸类)/1分子C6-C3单元  香豆素类/1分子C6-C3 单元  木脂素类/2~4分子C6-C3 单元  木质素类/多分子C6-C3 单元  黄酮类/C6-C3-C6 单元,另章介绍 含 义:是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 第一节 概述 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葡萄糖代谢 莽草酸 苯丙氨酸 咖啡酸 对羟基桂皮酸 对羟基桂皮酸苷 桂皮酸途径 咖啡酸 对羟基桂皮酸 对羟基桂皮酸苷 阿魏酸 邻羟桂皮酸苷 苯丙烯类 松柏醇 伞形花内酯 新木脂素类 木质素 倍半木脂素类 丙烯基 烯丙基 香豆素类 木脂素类 生物活性: 瑞香素——抗炎、止痛、扩管、降脂等 蛇床子素——杀虫止痒 海棠果内酯——抗凝血 秦皮中的七叶内酯和七叶苷——治疗痢疾 茵陈蒿中的滨蒿内酯——松弛平滑肌 补骨脂内酯——光敏作用,用于治白斑病 蛇床子、毛当归根中的osthole——抑制乙肝表面抗原 热带植物绵毛胡桐中分离得到的calanolide A——有效抑制HIV-1病毒 鬼臼毒素——强的细胞毒活性,抗肿瘤 五味子酯甲、联苯双酯——肝保护和抗氧化作用,治疗肝炎 黄曲霉素——肝毒性,致肝癌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类 一、结构与分类 属于苯丙烷衍生物,依C3侧链的变化,分为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醛、苯丙酸等。 丁香酚     a—细辛醚 β—细辛醚(苯丙烯) 紫丁香苷(苯丙醇) 桂皮醛(苯丙醛) 咖啡酸 阿魏酸 丹参素(苯丙酸) 存在形式:常与不同的醇、氨基酸、糖等结合成酯,还可以分子间缩合形成多聚体,多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如: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咖啡酸与奎宁酸(quinic acid)的酯——具有抗菌、利胆作用。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是苯丙酸二聚体 ——抗氧化,降脂功效 迷迭香酸 存在形式:两分子苯丙素通过氧桥架接形成二氧六环结构 阿美里坎宁 优西得灵甲素 二、提取分离 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醇及苯丙酸的简单酯类多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中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苯丙酸衍生物属于有机酸类,可用有机酸的常规方法提取。 简单苯丙素类的分离一般用硅胶柱层析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升麻药材粗粉      甲醇提取浸膏 不溶物         水溶液        乙醚层        水层     乙醚层     水层        乙醚层    水层         粗结晶   异阿魏酸      母液        阿魏酸      咖啡酸 例:升麻中异阿魏酸、阿魏酸、咖啡酸的提取分离 甲醇提取,减压浓缩 热水溶解 稀盐酸酸化,乙醚萃取 2%碳酸钠萃取 蒸干溶剂 浓盐酸酸化,乙醚萃取 乙醇重结晶 制备薄层 三、紫外光谱特征 测定紫外光谱有利于苯丙酸类的鉴定。 中性溶液中,游离的苯丙酸的UV与其酯或苷相似,但加入乙醇钠,谱带红移。 四、红外光谱特征 苯丙酸类的基团频率(cm-1)有: 1440~1650(苯环) 3300~3500(酚羟基) 2500~3500(羧羟基) 1700~1760(酯或酸羰基) 是指一类具有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天然化合物的总称。 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目前发现的约1200种。 一.结构与分类 第三节 香豆素类 主要取代基: 羟基(7位多见) 甲氧基 异戊烯氧基 异戊烯基(6、8位) 顺邻羟基桂皮酸 香豆素 香 豆 素 a-吡喃酮环上有无取代 7-羟基与6、8-异戊烯基成环情况 简单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 吡喃香豆素 其他香豆素 ㈠简单香豆素类 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由于绝大多数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官能团存在,因此,7-羟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 取代基: 羟基、烷氧基(7-位多见)苯基、异戊烯基(6,8位多见) 以异戊烯基取代为例:(从生物合成途径来看) 从上看出,C3、C6、C8位电负性较高,易于烷基化。 (其中C3位烷基化不属于此类,而属于第四类型) ㈡呋喃香豆素类 (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常与邻位酚羟基(7-羟基)环合成呋喃环,称为呋喃香豆素。 ㈢吡喃香豆素类 (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