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脏腑辨证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 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 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分析典型病例的 方法。 概 念 运用脏腑学说理论,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从而确定疾病所在脏腑,病因、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的一种辨证方法。 适用范围 内伤杂病 分 类 ① 脏病辨证 ② 腑病辨证 ③ 脏腑兼病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 --- 血脉:心悸,怔忡,心痛,脉结代 神明:失眠多梦,健忘,心烦,狂躁,昏谵 汗液:汗出异常 面:面色异常 舌:口舌生疮 小肠 ---泌别清浊:尿短赤涩痛,尿血 生理病理 心病常见病因与临床证型关系: 虚证 思虑劳神太过 先天不足,脏气虚弱 久病伤心 实证 痰阻、火扰 寒凝、气郁 瘀血 心火亢盛、心脉痹阻 痰蒙心神、痰火扰神 瘀阻脑络 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 心阳暴脱证 ※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 心脏阳气虚衰,气虚运血无力,阳虚温煦 功能减退以及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 (中:心悸、心痛范围;西:心脏病、神经衰弱或周围循环衰竭) 机 制 概 念 先天禀赋 年高体弱 久病或暴病 主症: 心悸,怔忡—心气虚,鼓动无力 胸闷气短—心气不足,宗气不振 表现·分析 心气虚兼见:+气虚见症 辨证要点 心悸 + 气虚症状 表现·分析 心阳虚兼见: +心痛—阳虚,温运血行无力,心脉痹阻不通 阳虚见症 辨证要点 心痛 + 阳虚症状 心气虚证 + 虚寒证 表现·分析 心阳暴脱兼见: +心胸剧痛,口唇青紫—阳虚寒凝 亡阳见症 辨证要点 心痛 + 亡阳症状 心阳虚证 + 亡阳证 治疗 心气虚证:补益心气—养心汤 (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 心阳虚证:温补心阳—桂附保元汤 心阳暴脱证:回阳固脱—人参四逆汤 说明: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是心病虚证疾病由轻转重的三个阶段。 心阳虚可兼见心气虚,但心气虚不见心阳虚。 心气虚较轻,病势较缓;心阳虚较重,病势较急;心阳暴脱,更急。 心气虚以少气无力的气虚症状为主,寒象不明显;心阳虚以畏寒肢冷的虚寒证为主,寒象比较突出;心阳暴脱以虚脱亡阳,大汗肢厥为主。 ※二、 心血虚证、心阴虚证 心血不足与心阴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 表现的证候。(中:心悸范围;西:心动过速 心律不齐) 机 制 概 念 脾胃 肾 失血 久病 忧思 化源 耗血 心血 心血亏 忧 思 外感热病后期 心阴虚证 机 制 主症: 心悸怔忡—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失眠多梦—血不养神,神不守舍 心血虚兼见:头晕健忘+血虚见症 辨证要点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 + 血虚见症 表现·分析 心阴虚兼见:心烦+阴虚见症 辨证要点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 阴虚见症 表现·分析 治疗 心血虚—养血安神—四物汤加安神药 (夜交藤、合欢、远志、茯神) 心阴虚—滋阴安神—补心丸(天王补心丹) 附:心血虚与心阴虚二证鉴别 心阴虚可由心血虚发展而来,亦可一开始即为心阴虚证。 相同点:二证均属心之阴血不足,可见到神志病变和心动失常,故均以心悸失眠为主症。 不同点: 心血虚以血虚失濡养为特征,无热象。即面、唇、爪甲、齿龈、舌呈淡白色。 心阴虚以阴虚内热为特征,虚热象明显。唇、舌、面均呈红色。 ※三、心脉痹阻证 心脏脉络阻痹不通之证 (中:胸痹;西:心绞痛、冠心病) 机 制 概 念 情志不遂 感受外邪 饮食不节 久病体弱 以心动失常,血行不畅为主,具体如下: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 兼证: 瘀阻心脉—刺痛,舌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痰阻心脉—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 寒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