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赛湖十一五脱贫规划
前 言
为了加快赛湖农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通过脱贫规划,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农场集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农场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质量,增加发展机会,增强发展能力,从而达到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脱贫致富,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根据部局农办垦[2005]77号《关于尽快编制贫困农场“十一五”脱贫规划的通知》,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总体要求,结合农场实际情况,特编制《九江市国营赛湖农场“十一五”脱贫规划》。
第一章 农场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赛湖农场地处江西省瑞昌市城东八里铺,场域与九江县港口镇接壤,原始地貌为湖滨沼泽。1952年经中南军政委员会同意,江西省政府批准,在赛湖组建江西省第一劳改支队,隶属公安厅(对外称国营地方农场),大批干部来场工作,大批两劳人员来场接受改造,通过肩挑手提,筑坝围堤,开始了对赛湖的正式围垦。57、58年,又有一批干部下放农场参加建设,至60年代后期成功围垦出一垦区、二垦区,计有良田20000余亩、旱地3000余亩及马家垅附近的千亩林业区。1968年7月,农场实行军管,称福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团,隶属福州军区领导。期间,5500余名上海、南昌等地知青进场劳动锻炼。1973年改为江西省军区农建师第一团,隶属江西省军区领导。1975年6月,农建师撤消,赛湖农场移交九江地区管理,改称江西省九江地区国营赛湖农场。1980年2月,九江地区将赛湖农场移交给瑞昌(市)管理。1984年至1986年间,赛湖农场又一度改为九江市劳教支队,重归司法系统,受九江市司法局领导。1986年,劳改支队撤消,将赛湖农场马家垅林业区划出,单独建立九江市劳教所,其他部分仍为国营农场,重新归口农垦系统。之后,九江市将农场经济、人事等管理权限逐步下放给瑞昌(市),形成赛湖农场目前行政上受瑞昌市管辖,业务上为九江市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指导的特殊体制。
二、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情况
目前,全场机构设置有:3个农业分场、一个集体大队、畜牧场、水产场、酿造厂、轧花厂、直属库、供销社、赛湖大厦、房地产开发建筑联合公司、文化站等13个二级单位。同时驻赛湖农场单位有:财政所、邮政所、派出所、供电所、农村信用合作社、工商分局、国土分局、九江市劳教所。农场场部驻地瑞昌市东郊八里铺。
2、人员状况
赛湖农场共有居民16207人,户数4760户。其中农业户2619户,11357人;非农业户2141户,4850人;农场有国家干部131人,聘干156人,离休干部26人,退休干部76人,退休职工670人;在岗职工1496人。
3、产业发展状况
①农作物种植情况
全场有耕地面积11646.75亩,其中水稻田9765亩,旱地1881.75亩。农作物品种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生产为主,水稻连片规划,适宜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粮食年总产量0.6万吨,商品率达80%,优质品种率达95%,是瑞昌市重要的无公害商品粮生产基地。
②畜牧、水产养殖情况
赛湖农场原始地貌为湖滨沼泽,围垦以后形成的外河内湖水面共有6.2万亩,均为良好的水产养殖基地,是瑞昌市精养鱼池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养鱼场。鲜鱼年产量在1400吨以上,已形成草鱼、鲢鱼、鳊鱼、鲫鱼、鳙鱼、青鱼几大家鱼和名优特鱼的综合水产养殖,并逐步形成以猪、鸡、鸭、鹅——鱼为一体的立体养殖模式。
③蔬菜发展初具规模
赛湖农场位于瑞昌市东郊,随着瑞昌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农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成为瑞昌市“菜蓝子”工程基地,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主要品种有辣椒、番茄、白菜、萝卜、马铃薯、瓜类和豆类十多个品种,年产蔬菜5000多吨。
4、社会发展状况
①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农垦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基本上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受历史及诸多因素影响,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思想观转变滞后,缺乏开放、竞争和创新意识。到2006年,全场6家国有工业企业相继关、停。
②经济基础簿弱
主要是生产力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国民经济发展仍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阶段。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8月3日凌晨,与赛湖三分场相连的二垦堤溃决,外河洪水倒灌,仅仅一日一夜赛湖农场几近全境被淹,全场农田颗粒无收,当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大伤元气,虽经过近几年农垦职工努力工作,但仍存在许多有关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设施等问题因资金匮乏未能解决。
③建设资金紧缺
发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有投入才有产出,没有资金投入就很难发展经济。2007年农场虽然实现工农业产值14218万元,实现国民生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