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词导学案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够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展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李清照擅长写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赏析《如梦令》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惜春怜花之情,珍惜青春年华。 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1)对话形式。
(2)对比烘托。用卷帘人的粗疏淡漠,反衬出词人的惜花情怀。
三、赏析《醉花阴》
(一) 诵读全诗,整体把握
1.介绍背景:
《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
2.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若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你认为哪一个字最恰当?
明确:抒发了词人重阳佳节思念远方爱人的寂寞、孤独的情怀。“愁”“瘦”均可。
(二) 品读鉴赏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感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词人的凉意从何而来?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3.内心是如此的凄凉,怎么还去饮酒赏菊呢?
自己虽然整日沉浸在怀人的忧思之中,但逢此佳节,也得按照习俗的规矩,聊以应景。同时,正值园中菊花开放,一片大好秋光,使他稍解愁怀。
4.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请结合全词,说说李清照最后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明确:
(1)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本篇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神韵。
(2)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
第二课时
一、赏析《满江红》
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工诗词,但留传甚少。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有《岳武穆集》。
2.翻译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