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植物的古生态类型要点.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植物的古生态类型 古植物: 1.低等植物:菌类,藻类 2.高等植物: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开通目。 一.菌类 菌类,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的低等类植物。其中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类。其共同特征是: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 菌类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均可生存。 二.藻类 蓝藻植物门 太古代至现代。金藻植物门-至现代。黄藻植物门 -至现代。硅藻植物门 早侏罗世至现代。甲藻植物门 侏罗纪世至现代。裸藻植物门-至现代。绿藻植物门?前寒武纪至现代。轮藻植物门 晚志留世至现代。红藻植物门?震旦纪至现代。褐藻植物门-至现代。 1.蓝藻的分类及代表植物 ?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 颤藻属(Oscillatoria) ? 念珠藻属(Nostoc) ? 螺旋藻属(Spirulina) 色球藻属植物图片 颤藻属植物图片 念珠藻属植物图片 螺旋藻属植物图片 2.金藻门 分布:多分布于淡水中,透明度大,温度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多在较寒冷的季节生长旺盛,早春、晚秋。在水体中多分布于中、下层。 体制:多为单细胞或群体,少数为丝状体。多数具鞭毛,能运动。鞭毛2条,等长或不等长;1条或3条的很少。 3.硅藻门 形态构造: .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外层硅质 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壳,小-下壳。 3. 上下壳:壳面、壳套、相连带、间生带、隔片 4.甲藻门 1 .体制:多为单细胞双鞭运动个体,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群体。 2. 形态:细胞球形、卵形、针形、多角形等。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细胞前后端有的具角状突起。有些种类细胞可连成群体。 5.裸藻门 裸藻类主要分布淡水水体,仅少数生活于沿岸水域。多喜欢生活在含有机物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在阳光充足的温暖季节,常大量生殖,形成绿色膜状、血红膜状或褐色云彩状水华。裸藻属,囊裸藻属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有些种类亦可在北方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双鞭藻分布半咸水,海水中,为重要的海产属。无色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有袋鞭藻属,变胞藻属等,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好水的标志,可作为某些滤食性鱼类的饵料。 6.绿藻门 分布相当广,凡是阳光照射的潮湿环境,都能见到不同种类的绿藻。绿藻是藻类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池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不仅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也是鱼池生物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苔藓植物门 (早古生代至现代) 苔藓不适宜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苔藓植物门包括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苔纲包含至少330属,约8000种苔类植物;藓纲包含近700属,约15000种藓类植物;角苔纲有4属,近100种角苔类植物。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 中国的苔藓植物的3目6科21属112种。3个目是泥炭藓目、黑藓目及真藓目(Bryales);6个科是紫尊藓科、天命藓科、葫芦藓科、壶藓科、长台葬科及四齿藓科。 泥炭藓目(Sphagnales),配子体茎常多分枝,侧枝丛生,强枝上升,弱枝下垂。茎结构简单,皮部细胞大形,无色透明。叶由单层细胞构成,包括两种形态的细胞,小型绿色细胞行光合作用,大型无色细胞壁有螺纹加厚和小孔。仅有泥炭藓科(Sphagnaceae),泥炭藓属(Sphagnum),约300余种,多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的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高寒沼泽地区,常见的有泥炭藓。 黑藓目(Andreaeales),配子体小型,茎直立,黑色,具紧密排列的叶。仅有黑藓科(Andreaeaceae),两个属,中国仅有黑藓属(Andreaea),疣黑藓分布于陕西、安徽和福建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裸露向阳的花岗岩面。真藓目(Bryales),配子体茎直立或匍匐,常有明显的茎、叶分化。是苔藓植物中科、属、种最多的一个目,遍布全世界。中国常见的有葫芦藓,生于田园路旁等潮湿土壤上。 黑藓科植物为多生于高山寒地岩石上的小型藓类植物,多呈深褐色或灰黑色。孢蒴成熟时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