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害虫刺蛾类要点.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二 观赏植物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食叶性害虫---------刺蛾类 园艺一班 12 刘静 刺蛾类 刺蛾类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黄刺蛾、绿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桑褐刺蛾等。 均属鳞翅目,刺蛾类。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以幼虫危害刺梅花、海棠、月季、紫荆、桂花、紫薇、石榴、樱花、丁香、芍药、广玉兰、白玉兰、枫、柳、山楂、梨、苹果、柑橘等植物。 黄 刺 蛾 幼虫 成虫 发生特点 成熟幼虫体长19~25mm,黄绿色。体背有呈哑铃状的紫褐色大斑,各体节有两对枝刺。胸部和臀部枝刺特大,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 体长13~16mm,橙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到翅尖汇合于一点,呈倒v型。后翅褐色。 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处作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或块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取食叶肉呈网状,4龄后分散食叶呈缺刻或仅剩叶柄和叶脉。幼虫老熟后在枝干处结茧化蛹。 绿 刺 蛾 幼虫 成虫 发生特点 成熟幼虫体长24~27mm,翠绿或黄绿色。 前胸背面有一对小黑点,背线蓝色,后胸到腹部第九节两侧各具刺突一对。腹部第8、9节着黑色绒球状毛从一对。 体长13~18mm,头胸部、背面及前翅粉绿色,前翅基部有放射性褐斑,近外缘有一条黄褐色宽带。后翅及腹部黄褐色。 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块产于叶背,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后取食叶肉,3、4龄后食穿表皮呈孔洞,6龄后取食叶缘呈缺刻。幼虫老熟后在土中结茧化蛹。 扁 刺 蛾 幼虫 成虫 发生特点 成熟幼虫体长21~24mm, 体绿色扁平,背部稍隆起,背线白色。体背各节有2从刺毛,每一体节有10个毛瘤。 体长13~18mm,灰褐色。前翅 前缘近顶角处有1条直达后缘的斜线。后翅灰褐色。雄虫前翅中央有个小黑点。 1年发生1~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块产于叶面 。初孵幼虫 先食卵壳,2龄后到叶背取食叶肉,3、4龄食叶呈孔洞,6龄幼虫蚕食 叶缘呈缺刻,仅留叶柄。幼虫老熟后在土中结茧化蛹。 丽绿 刺 蛾 幼虫 成虫 发生特点 成熟幼虫体长15~30mm, 头褐色,体翠绿色。背中央有3条蓝紫色条纹和成对的蓝色斑块,体侧有灰白色波状条纹。第一腹节背面有一对橘红色枝刺,腹末有黑色绒球状毛从。 体长16~18mm。头、胸及前翅绿色,胸背及前翅基部各有一个褐色斑纹,外缘呈褐色宽带。后翅灰褐色。 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上作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或堆产于叶背面。初孵幼虫有群集危害习性,6龄后才分散危害,先食叶呈网状,再食叶呈缺刻,严重时吃光叶片。 幼虫老熟后在枝干处结茧化蛹。 桑褐 刺 蛾 幼虫 成虫 发生特点 成熟幼虫体长23~25mm, 黄绿色, 背线天蓝色,亚背线有红、黄、绿型。每体节背面有4个黑点,中胸至第九腹节两侧各有枝刺1对,以后胸及1、5、8、9腹节的枝刺最长。 体长 18mm左右,前翅前缘中部到后缘有2条呈“八”字暗褐色横线,有丝绢光泽。 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散产或堆产于叶背面 。初孵幼虫 先食卵壳,2龄后食叶呈孔洞、缺刻,严重时食光叶片,仅留叶脉。幼虫老熟后在土中结茧化蛹。 刺蛾类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1 老熟幼虫在树干处、土壤中作茧越冬。 防控技术:(冬季修剪,摘除虫茧,冬季翻地,减少虫源) 2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控技术:利用频振式灭虫灯诱杀成虫。 3 卵多块产、堆产、散产于叶背面。幼虫群集取食叶肉。 防控技术:摘除带虫叶片集中处理。 防控技术:保护和利用上海青蜂、姬蜂、赤眼蜂等自然寄生性天敌。 药剂防控:低龄幼虫期用20%除虫脲8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4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控。 小知识普及: 幼虫体上的枝刺毒毛,可螫人皮肤到红肿,疼痛异常。被螫后可立刻用胶布或不干胶贴上刺扎到的地方,撕下、贴上,反复几次,以拔除皮肉内刺毛。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处。若是疼痒难忍可以抹一些消炎的药膏。 刺蛾化蛹前常吐丝结硬茧,有些种类茧上具花纹,形似雀蛋。羽化时茧的一端裂开圆盖飞出。 两色绿刺蛾。 谢谢观赏!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