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眼外肌 每眼共6条(4条直肌,2条斜肌) 神经支配:外直肌----外展神经 上斜肌----滑车神经 内、上、下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 眶尖及四壁的重要解剖标记: 一孔:是视神经孔 二裂:眶上裂、眶下裂 三窝:泪腺窝、滑车窝、 泪囊窝 四壁:上、下、内、外 眼眶 第四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来自颈内动脉,其主要分支为: 视网膜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的内5层 睫状后动脉---营养脉络膜、虹膜、睫状体及视网膜外5层 睫状前动脉---分布于角膜缘、球结膜及虹膜睫状体 泪腺动脉---泪腺 (二)静脉 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同名动脉相伴行,经眼上静脉或直接汇入海绵窦 眼球赤道后方有4~6条涡静脉,收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经眼上下静脉汇流到海绵窦 睫状前静脉收集前葡萄膜的血液,大部分经眶上裂流入海绵窦 (三)神经(6对脑神经与眼相关) 三叉神经的第一、二分支司眼球及眼睑的感受 视神经传到神经冲动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动眼神经支配其他眼外肌 面神经支配眼轮扎肌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口 诀 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 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外侧视神经孔前1.0cm左右,眼内手术施行球后麻醉,即阻断此神经节。 课堂小结 房水的产生和循环 房水循环的途径 睫状突分泌→后房→瞳孔→前房→ 前房角→ 小粱网→Schlemm氏管→集合管→巩膜静脉窦→睫状前静脉→血循环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眼眶 —— 由7块骨头组成 眼睑 —— 分为5层 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睑结膜层 结膜 —— 分为3部分 泪器 —— 分为2部分 眼外肌 —— 有6条眼外肌 复习思考题 眼球屈光系统的组成? 房水循环途径? 1.虹 膜 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面 将眼球前部腔隙分为前房和后房 表面不平 中央有一圆孔-----瞳孔 (2.5-4 mm) 虹膜卷缩轮 根部薄外伤后易离断 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 虹膜生理特点 含有大量色素及血管 感觉 敏锐(三叉神经),炎症可导致剧痛 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Blue eye Gray eye amber eye 琥珀色 Dark brown eye Heterochromia虹膜异色症 Light brown eye Light green eye Olive green eye橄榄色 Steel blue-green eye钢青色 hazel eye 淡褐色 2.睫状体 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 是一宽约6~7mm的环状组织,矢状面呈三角形,睫状冠,睫状环,睫状突,锯齿缘 内有纵形、放射状和环形肌纤维 睫状体生理特点及功能 有丰富的血管及三叉神经末梢,炎症时剧痛 分泌房水,维持眼内压及组织营养 调节晶体屈光度(视近时,环行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脉络膜 前至锯齿缘,后至视神经周围,位于巩 膜与视网膜之间 脉络膜生理特点及功能 含有大量血管及色素(眼球血库65﹪),血流量大,病原体易经此扩散 营养视网膜外层,含有丰富黑色素有遮光作用(暗房) 视网膜 视网膜 视盘 血管 视网膜 黄斑 视网膜上的重要结构 1、视神经乳头(视盘):距黄斑鼻侧约3mm,界限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是神经纤维汇聚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视盘中央有小凹陷称为视杯或杯凹。 2、黄斑:使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血管凹陷区,直径约2mm,因含有丰富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区色素上皮细胞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中心凹反射。 视网膜的组织分层 分10层,最外层是色素上皮层 与脉络膜有紧密联系,而与视网膜其余9层之间有潜在的间隙,易分离而形成视网膜脱离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以三级神经元传递,即:光感受器(视细胞) →双极细胞→节细胞 (内颗粒层) (外颗粒层) 锥细胞:感强光,司明视觉及色视 视细胞 觉,主要分布在黄斑中心 杆细胞:感弱光,司暗视觉及无 色视觉,分布于黄斑以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