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插 管 充气囊 气管插管的方法 记录刻度,固定 听诊双肺呼吸音 气管插管的方法 连接呼吸机 模拟图 气管插管的方法 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管插管的尖端应位于气管隆突上2-3cm,可经X线或纤维支气管镜证实位置。 距门齿的距离: 经口插管导管22±2cm, 经鼻插管导管27±2cm(距外鼻孔)。 牙 垫 口腔气管插管应选用适当的牙垫。 牙垫比气管导管略粗,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固定时应将牙垫的凹面贴紧气管导管,利于固定。 每日将口腔气管插管移向口角的另一侧,减轻导管对局部牙齿、口腔粘膜和舌的压迫。 三、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 预防感染 湿化管理 气囊管理 心理护理 三、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固定 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先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 ; 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二)、保持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吸 痰 吸痰通常是指吸出人工气道内的痰液,但是完整的吸痰还应包括吸除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 吸痰的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及套管内分泌物,避免痰液形成结痂阻塞气道。 吸痰时机:非定时性吸痰技术。 吸痰时机: 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如粘膜的损伤、气道痉挛等,减少患者的痛苦。 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如痰液潴留在人工气道内、口腔或鼻腔内,可听到痰鸣音,患者烦躁不安,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咳嗽,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高,出现峰压报警,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经气管插管吸痰的操作要点 听诊双肺呼吸音,给予100%氧气吸入; 检查、调节负压0.02-0.04MPa,连接吸痰管; 断开呼吸机延长管与气管导管,快速插入吸痰管,关闭吸痰管侧孔,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 连接呼吸机延长管,再次给予100%氧气吸入;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关闭负压; 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 吸痰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吸痰前后听诊双肺呼吸音; 吸痰前后应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min;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每次吸痰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一手套; 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吸痰、雾化装置及用物应专人专用。 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痰液的粘稠度程度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在吸痰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痰液的形状; 根据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形状和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可将痰液的粘度分为3度: 痰液粘稠度 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提示:感染较轻,如量过多,提示气管滴注过量,湿化过度; 处理:可适当降低湿化温度或减少滴入量和次数,同时应注意增加吸痰且每次吸痰时将痰液吸净。 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有较明显的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白色粘痰可能与气道湿化不足有关,必须加强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避免痰痂堵塞人工气道。 痰液粘稠度 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提示:有严重感染,必须抗感染治疗或已采取的措施无效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痰液太粘稠不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痰液粘稠度 (三)、预防感染 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 2、病房管理; 3、口腔护理; 4、及时吸痰。 做好病室日常通风、消毒 室温保持 18 ~ 22℃ 湿度保持 50% ~ 70% 每日用消毒机消毒Q6H 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 每月做空气培养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肺部感染。 (观察 、气囊、方法、吸痰) 口腔冲洗:降低VAP发生率,保持口腔湿润。 (气囊、方法) 口腔护理的方法 1、评估和观察 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点、溃疡、异味及口腔内卫生情况。 2、操作 口腔护理+口腔冲洗 口腔护理用物 1、操作前测量气囊压力,按需吸痰; 2、操作前后认真清点棉球数量; 3、检查气管导管刻度; 4、烦躁、不合作患者须报告医师,适当镇静; 5、妥善固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导管移位或脱出; 6、操作后须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
文档评论(0)